本报杭州11月11日讯(记者 徐园) 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让延安路南端的行人驻足观望,吴山广场舞台上跃动着“种文化”农民的身影。今天上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省文化厅、省体育局、浙江广电集团、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颁奖仪式暨首届农民“种文化”秋收庆典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农民们放下锄头,拿起道具,一路载歌载舞,和闻讯赶来的杭州市民,共同分享“种文化”的成果和喜悦。
今天的吴山广场,龙腾狮跃,就像欢庆丰收的晒谷场,“身怀绝艺”的农民们,“晒出”了他们最得意的“文化果”。这厢动感十足,南湖博山村的《祥龙庆丰收》舞出秋收时的欢腾喜悦,新昌上道地村的《中国功夫》拳脚中展现当代农民的精神气;那厢韵味悠悠,“浙江省农民戏曲PK赛”的获奖选手联手唱起“十八相送”,绍兴兰亭村的《书道放歌》墨宝翻飞,将观众带入高雅意境。“今天很开心,能在省城的舞台上露一手!”临安朱村农妇孙培育自豪地说。她告诉记者,由于白天要务农打工,《龙腾狮跃》这个节目45名队员排练了130多个晚上。
当舞乐响起,农妇们摇身变为“篮球宝贝”,和城里的年轻人跳起热辣街舞,宁波的农民朋友和俄罗斯舞蹈教练携手献上活泼、动感的“排舞”。观众们惊喜地发现,在传承传统之外,农民们还有时尚现代的“另一面”,都市文明和时尚文化正悄然“上山下乡”。“太精彩了!”家住吴山广场附近的居民俞小香聚精会神地看着演出,腿都挪不动了。还有许多市民拿出相机或手机拍个不停。
在欢歌热舞中,主办方为“种文化”20个“双十佳村”、16个“能手奖”和13个“组织工作创意奖”颁奖,“种文化”的“明星村”代表、“明星人物”纷纷登台亮相。95个“群芳奖”、48个“组织工作奖”也由代表领走。
在庆典的主舞台之外,还有3个分区的成果展示一样精彩。广场周围陈列的200张照片,生动记录了农民“种文化”过程中最具特色的镜头。在“咱村的绝活”区块,农民们带来了绘画、书法、剪纸、泥塑、米塑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表演。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数秒钟就“变”出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临海括苍镇张家渡村剪纸能手张秀娟的展位前围了一大圈市民。“太有意思了,我也要学!”7岁的杭州小朋友小睿跃跃欲试。在“体育我来玩”区块,农民和大学生球友及市民现场打起篮球、乒乓球“友谊赛”及象棋擂台赛。(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农民们高超的技艺,让围观的人群赞叹不已:“这些农民,厉害的!”
今年元宵节,临安、嘉善、新昌、临海4个县的8个村庄向全省农民发出了“种文化”的倡议,这一倡议受到了各地农民的积极响应。经历半年多的“春种夏耕”,精心培育,全省已有61个县的115个村庄加入到“种文化”的行列,大批富有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各地开花结果。
出席庆典活动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对农民“种文化”活动取得的成果表示热烈祝贺,赞扬“种文化”不仅促进了农家和谐,更催生了农村文明新风,是一项很有创意,也很有成效,很受农民欢迎的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好载体。他希望全省上下要不断加以拓展、提升,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明风尚,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
农民“种文化”结出的累累果实,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目光。今天的庆典上,一批京沪浙社科界专家、新闻界人士专程赶来观看。在下午的“种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种文化”适应了浙江农村经济发展后农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发展。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种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指出“种文化”活动在实践发展中已超出了农民自娱自乐的意义,对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专家们还对建立长效机制,广泛、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整场庆典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优美旋律中完美落幕,农民们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农村文化未来的展望:花开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