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老行当 新服务
· 要闻简报
· 揽客观光比捕鱼更赚钱
· 做好老百姓的“电保姆”
·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工作座谈会在我省举行
· 滕头村被评为全国绿色指数第一村
· 把知识和土壤嫁接起来
· 三百余低价药即将全省同价销售
· 杭州宁波台州榜上有名
· 浙江林学院19名大学生挂职乡镇街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把知识和土壤嫁接起来
汪金友
  最近,结识两名大学毕业生:他们从农业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回到农村养猪,仅两年多时间,不仅积累了300多万元的资产,而且还创造了“轻松养猪法”,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模范。

  两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12家养猪场,创造了300多万元的财富,而且达到了全国养猪行业的领先水平,这的确是一个奇迹。而产生这个奇迹的原因,正如他们所说,就在于“把知识和土壤结合起来”。让“知识”找到了“土壤”,让“土壤”栽培了“知识”。

  这两个青年人,不仅是养猪的标兵和创业的典型,更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的榜样。十几年寒窗,几千日苦读,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哪个不踌躇满志、摩拳擦掌?谁不想一鸣惊人、干出个样来给人瞧瞧?但过了几年、十几年以后,回头再看,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同吃一锅饭的学子们,所创造的业绩,却早已相差悬殊。

  这两个大学毕业生的实践,作出了一个很明确的回答。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找到的、创造的。而且是在很多人看不上眼、不愿意去的地方找到的。所以,他们的成功,就愈发让人觉得可敬、可贺、可贵。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的确,很多人都喜欢肥沃的“土壤”,这些地方不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质松软,肥料丰富,而且还可以经常享受别人羡慕和欣赏的目光。但在这样的“土壤”中,却往往存在着很多的竞争对手。你有知识,他比你更有知识;你能干,他比你更能干;你想早日成功,他比你更想早日成功。激烈竞争的结果,必然会有很多人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日前,笔者到浙江农村走了走,新型农民把知识和土壤结合起来的成功实例俯拾皆是:比如,青田县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杨梅产销培训,农民掌握了杨梅科学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一个村的户均杨梅收入15000元,比往年增收5000元。又如,点点鼠标,发个短信,钞票就进了腰包,这种赚钱方式如今对于浙江广大农户来说,已经不再是美妙的想象了。现在,不少地方农民都能熟练地利用“农民信箱”这一网络平台经销农产品,和农业部门进行信息互动。

  世上有许多路,一种是平坦的路,一种是坎坷的路;一种是别人修好的路,一种是自己开创的路;一种是多数人都认同也都在走的路,一种是自己认准的但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理解的路。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选择的就是这后一种路。他们下决心去用自己的知识、汗水和毅力,在没有路的地方开发出一条新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把知识和土壤嫁接起来 汪金友 2007-11-7 48256F32002924A648257370002D8FDA[A5-汪金友≈B1-张永贵≈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