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11月3日消息 水利部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高级圆桌会议上表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这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呈频发与并发趋势。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近400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正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强度加大的时期,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凸显。由于长期粗放的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来集中出现,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记者从青海省气候中心了解到,受流域降水量偏少和气温偏高的影响,今年黄河上游来水量比常年偏枯。气象专家指出,黄河流域缺水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应做好蓄水工作。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戴升介绍,1月至10月,黄河上游地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春季还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今年黄河上游夏、秋季来水量比常年偏枯。
青海气候中心资料显示,1月至5月中旬,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今年春季黄河上游地区平均气温为2.1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5摄氏度,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今年夏季黄河上游地区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7摄氏度。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导致黄河上游流域蒸发量增大,使春季黄河上游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加之去年夏、秋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对黄河上游今年夏、秋季的来水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据了解,1月至10月黄河上游唐乃亥平均流量为638.9立方米/秒,较历年平均值少76.4立方米/秒,偏少10.7%。唐乃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它以上的黄河流域汇集了整条黄河40%以上的水量,集水面积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16.2%。
戴升指出,虽然2007年黄河上游来水量较2006年有所缓和,但仍处在偏枯期,黄河流域缺水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关部门应加强蓄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