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绵延5公里的台州府古城墙沿山起伏,江南长城名扬中外;记录烽火岁月的桃渚古城依山而筑,抗倭古城彪炳史册;唐朝龙兴古刹、明清紫阳古街、巾山文峰双塔、东湖亭台楼阁,都记载了古城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城市。巍峨的括苍山,沐浴了中国大陆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临海翼龙化石、白垩纪溶岩天台群和奇特的珊瑚岩,构筑了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远古风貌;风光绮丽的牛头山、千沟万壑的九台沟、秀丽壮美的桃渚山水,都点缀着临海依山傍海的美丽风景画卷。
这是一块繁荣富饶的鱼米之乡。临海蜜橘享誉海内外,优良的品质让临海荣登“中国无核蜜橘之乡”;田野上盛产的西兰花,让临海成为全国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基地;山坡上盛产的茶叶和杨梅,让临海农民收获着现代农业的“金叶银果”。
这更是一块创业创新的热土。“居住在临海有安全感,生活在临海有幸福感,创业在临海有成就感,走出临海有自豪感”,这正是创业创新带给临海的新写照。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海迈出了新的步伐:在200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临海位列第58位;在200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临海位列第76位。临海还获得了众多令人惊叹的国字号荣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国家级藤球训练基地等等。
党的十七大精神,极大地鼓舞着临海人民,临海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号角。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卢子跃说:“我们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全市113万人民,高举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工业领先,系统推进,创业创新,狠抓落实,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着力营造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加快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力争把临海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活力临海:
全民创业 全面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临海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赶超、走在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前列,创业创新是必然的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作为区域人口大市和台州副中心城市的临海,如何创业创新呢?临海市委吹响了“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号角:全民动员,迅速在全市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良好局面;系统推进,全面激发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活力。
只有全面创新的精神,才能激发创业的活力。临海市委、市政府走出了以创新促活力的“四步棋”,那就是:创新路子,激发发展活力;创新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创新文化,激发城市活力;创新服务,激发政府活力。
以政府创新推进全民创业,创新发展路子是关键,政策创新则是引领创业、促进创业的重中之重。临海市根据区域和产业特点细分,分别制订了中部省级经济开发区、东部区块、西部道口经济区和沿灵江产业带“三区一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中部重提升,东部求发展,西部快启步,沿边速扩张。
创新发展路子,在“三区一带”这个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激发了“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活力:中部省级经济开发区实施了区域调整,拓展了空间,掀起了“二次创业”的发展热潮,确保了工业总产值、工业性投入、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东部区块凭借土地空间优势,重点抓好医化园区、杜桥南工业发展区和北洋工业区块的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和促建促产工作,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正力争实现再造一个临海工业的目标;西部道口经济集聚区也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临海西道口、白水洋道口和括苍等工业区块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3年翻一番,5年翻两番的目标;沿江产业带发展非常迅猛,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正在让这一区域成为台州未来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
创新管理,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临海先后制订了扶持工业发展48条、扶贫帮困20条、加快新农村建设30条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36条等134条政策,每年投入各类资金3.4亿元,通过贴息、担保、补助、奖励等形式进行引导鼓励。134条政策,就是对新形势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等社会经济问题创造性的破解,从而在临海城乡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全民创业氛围。
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临海市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树立了“把临海建设成为台州北部服务业中心”的目标,提出了现代服务业“8十4”战略,即重点发展商贸市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八大主导行业,积极发展中介咨询、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和社区服务等四大新兴行业,集中力量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三大平台”。目前,“一心两翼多结点”的现代服务业区域正在逐步形成:“一心”以市区为“中心”,重点抓好靖江中路商业街、双鸽世纪广场、九鼎购物广场、耀达雍怡广场、东湖村综合楼、大柏叶建材市场、江南家具市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步引进配套服务项目,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崇和商圈、灵湖商圈以及靖江路商业街“两圈一街”的形成;“两翼”即东翼杜桥镇、西翼白水洋镇两大区域性商业中心,重点是培育一批市场群;“多结点”即根据各建制镇特点,发展特色产业。
创新文化,激发了城市活力。临海市通过提炼城市精神、繁荣城乡文化和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努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了新貌,激发了城市活力。临海市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精神,培育敢为人先、敢闯敢冒的开拓精神,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永不满足、不怕挫折的吃苦精神,同舟共济、宽容和合的合作精神和重诺践约、尊重规划的诚信精神,形成了崇尚创业、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让文化走出历史、让文化走近群众、让文化走进乡村,塑造了临海城市的崭新形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例,临海市让传统的文化形式走出历史,融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临海城市的一张张金名片。在临海全市116项民间艺术项目中,黄沙狮子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海词调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临海泥塑等7项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术家和表演者,以全新的面貌,在城市广场、农村俱乐部的舞台上纷纷亮相,使市民大饱眼福。临海市已经举办了六届中国“江南长城节”,2007年中国“江南长城节”也即将拉开帷幕,江南长城节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硕果的盛宴,并让临海文化广为人知,极大地提高了临海的知名度。
创新服务,激发了政府活力。临海市通过打造高效的行政服务,做好“治庸提速增效”这篇政府服务的大文章。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清理束缚群众创业的各类条条规规,实现服务提速,促使创业加速。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临海市创新服务载体,提高了党委政府的执行力、控制力和凝聚力,激发了政府工作的创新活力。
“治庸提速增效”的创新服务可谓是亮点纷呈:3月份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谋发展”活动,全市1625 名机关干部走访调研998个行政村和25家企业,收集意见建议968条,办理实事384件;4月份的“百名科长进企业,创优服务促发展”活动,121名科长深入200多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63个;5月份开展了“千名干部、万名志愿者进社区共创卫”活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卫生老大难问题;6月份开展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关注发展、关注民生、关注稳定、关注党建,对211项难题落实了破解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基本上给予破解;从8月份开始,在“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新高潮中,开展了“干部创事业”活动,提高了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素质。
“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的“两年”活动,是临海市创新服务、打造发展环境的“重头戏”,而“百日会战”则把“重头戏”推向了高潮。去年,临海市组织“4+1”百日会战,狠抓了项目建设,完成了工业性投入44.5亿元,新建标准厂房28.8万平方米。今年,临海市更是以“集中精力、克难攻坚、强势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的要求,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利用外资、电网建设、服务业和优化发展环境等“4+2”百日会战。目前,41项重点建设项目和84项重点工业项目,都按照抓落地、促开工、推进度、保竣工、早投运的要求加快推进,为“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实力临海:
先进制造 古城新貌
力争把临海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这是临海市党委、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号召,也是临海市着力增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奋斗目标。在200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临海位列第58位;在200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临海位列第76位。
工业领先、系统推进的战略,支撑着临海经济实力的大厦,推进着先进制造业的建设。作为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祥地之一,创业创新的车轮不断地推动着临海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六大工业主导行业:即以汽车、摩托车及汽摩配件为主的汽车及机械行业;以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树脂为主的医药化工行业;以胶合板、给排水管、铝型材、塑钢型材为主的建材行业;以太阳伞、沙滩椅及工艺品、节日灯为主的休闲用品礼品行业;以散货船、油轮、工程船、集装箱船为主的船舶制造行业和以工业缝纫机为主的缝纫机械行业。2006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11.3亿元,同比增长18%。
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了在全力建设中部省级经济开发区、东部区块、西部道口经济区和沿灵江产业带“三区一带”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经济产业升级、培育中小企业、招商引资、破解要素制约和优化服务环境五大“新的突破”。
五大突破的关键就是“腾笼换鸟”,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临海市依靠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六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正在打造三大工业制造业基地:即以吉利汽车、彪马汽车为主的机车制造业基地,以华海药业为主的医化制造业基地和以一大批休闲用品企业为主的休闲用品基地;切实发展船舶、机械、建材、眼镜、节日灯、服装辅料等特色块状经济。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目前临海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2家,研发中心8家(国家级1家),荣获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的称号。
同时,通过深入实施发展规模企业的“1217”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使规模企业日益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到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6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56家,超10亿元企业4家,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上市,吉利、伟星、彪马4家集团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伟星”、“王派”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华海药业是国内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制药企业,“伟星”塑料管材管件等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不仅如此,品牌建设在临海农业经济发展中也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临海的优质蜜橘、优质杨梅、西兰花、名优茶,已成为声名远播的浙江农业“四张名片”,在国际、国内各种农博会、农产品展示活动中连获金奖。在近百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临海市正在形成涌泉、桃渚一带12万亩柑橘优质果基地,1万亩精品园基地;白水洋、永丰一带10万亩杨梅优质果基地;河头、汇溪、尤溪一带5万亩名优茶基地;沿海一带8万亩西兰花出口基地等。
临海农业的“四张名片”也为临海赢得了众多的荣誉:临海是中国无核蜜橘之乡,全国无公害柑橘生产示范基地县,建有全国农业引智成果“优质柑橘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浙江省现代柑橘示范园区和浙江省杨梅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临海是全国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基地;“临海蜜橘”、“临海蟠毫”、“羊岩勾青”获国家原产地保护标记注册;羊岩茶厂在全国绿茶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HACCP国际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双认证。
伴随着临海先进制造业和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临海的城乡面貌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已初步形成中等城市框架。近年来,临海市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段,实施台金高速公路临海段工程、国省道临海段改造工程、县道砂石路面硬化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启动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工程,确立了临海在浙东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城市化进程扎实推进,城市化水平由37.6%提高到52.0%,规划建成区面积从20.9平方公里扩大到49.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从34.8万人增加到50.7万人。城市品位日益提升,新城区初现雏形,东部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了崇和门广场、市政广场、洛河公园、灵湖公园以及一批住宅小区,基本完成了紫阳古街、西门街修缮工作……
要把临海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必须把临海城市做精做美,以凸显其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这是临海市委、市政府的共识。为此,临海市构建了通过“扩东、提西、启南”,完善城市功能,丰满城市形象的步伐。扩东,就是在开发大道临海新城市中轴线以东,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建成以灵湖为核心的新城市中心区,并逐步向大田、邵家渡延伸。提西,就是立足于完善城市功能,丰满城市形象,推进旧城改造,建设精品景观,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鲜明特色。启南,就是以台金高速、临海大桥通车为契机,启动城市防洪二期工程建设,实施跨江发展,努力把江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型工贸新城区。通过3到5年的努力,形成古城区、中心区、江南区、东城区四大组团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
魅力临海:
文化名城 生态家园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国家级藤球训练基地等等,临海市的这一顶顶桂冠,都彰显着全市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成果。依托“五大载体”,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设临海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形成全民奋进的共同精神支柱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时代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召唤。
“五大载体”中首要推进的,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的创建。在临海的第三产业中,旅游业已成为发展龙头,2006年共接待游客339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7亿元,临海成为浙江省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在临海旅游业兴盛的背后,则是文化大市建设的成果。
临海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江南长城景区、桃渚省级风景名胜区、括苍山省级旅游区和牛头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被称为临海的“四大名旦”,而她们背后,都蕴藏着2000多年来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
在江南长城景区,台州府城墙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依山就势,逶迤曲折6000多米,雄伟壮观,素有“江南长城”美称,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与临海古城墙交相辉映的,还有明清古街、晋唐古刹、隋代古塔等。临海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有浙江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孔庙,有唐代龙兴寺及晋代古刹延恩寺,还是道教南宗创始人紫阳真人的故里。在桃渚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着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秀丽奇美的白垩纪远古风貌,更有着载入史册的抗倭名城——桃渚古城,经民族英雄戚继光再次修筑,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军事卫所。桃渚古城和台州府古城墙双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括苍山省级旅游区,九台沟的险峻、高山风力发电场的雄姿,则与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首照地的殊荣互为辉映;在牛头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浙江第三大湖牛头山湖展现了她优美的湖光山色……
同时,丰富的民间艺术,还盛开出“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大田板龙”、“上盘花鼓”、“临海剪纸”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奇葩。全市还拥有市博物馆、古城博物馆以及个人创办的珠算博物馆和奇石博物馆。
在丰厚的历史文化之上,临海市拉开了“文化大市”建设的步伐,让文化走出历史、让文化走近群众、让文化走进乡村,尊故融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构建浙东南区域性文化大市。仅以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为例,到目前,全市19个镇、街道已建成设备、功能齐全的农村俱乐部375家,今年还有250家投入使用,它们已成为农民求知、求乐、求健的大舞台。
“五大载体”的另四个载体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巩固扩大省教育强市创建成果、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推进省体育强市创建。我们无法一一展现其创建的成果,就以其中的几朵闪亮的浪花,来观看创建大潮的澎湃吧:临海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市,2006年实现全社会科技投入4.89亿元,同比增长53.7%,列入各级科技计划125项,申报省科学技术奖8项、省级新产品鉴定8项,专利申请量726件;临海是省教育强市,目前,全市19个镇(街道)中有16个镇(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临海是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国家藤球运动训练基地,临海上盘还是中国象棋之乡。1986年以来,临海籍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国际级金牌33枚,并培养了黄海强、金海英、尹建华等一批体坛骄子;临海是全国卫生城市,临海各级政府为“农民健康工程”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为该市近百万名农民购买和补贴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
临海全面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推进省级生态市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文化名城临海成为了生态家园,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临海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结合“百千工程”,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结合“811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且让我们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观看临海生态市建设成效: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临海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家占地仅4.5亩的豪达汽车电器厂,因为实现亩均销售1916万元和亩均税收35万余元,跻身该市年度“十佳企业”。科学的政策体现科学发展观,引导当地企业不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去年,临海市用地30亩以上及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105家工业企业,亩均销售收入和亩均入库税收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0.8%和14.7%。
台州洋河纸业有限公司、台州三星纸业有限公司、临海市华达纸业有限公司3家造纸企业的年产值近亿元,年上交税收近千万元。与之相对应的是,3家企业用水量巨大,并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临海市政府在产值税收和环境保护的抉择中,选择了符合生态市发展的“减法”,责令这3家造纸企业停业。
在临海市重点整治的东部医化园区,一个生态型、园林式的绿色“药谷”正逐渐铺呈在人们面前。通过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亿多元。园区内已建有14套废水处理设施,14套废气集中处理设施,43套废气单体预处理设施,252套物料回收处理设备,1座危险废液焚烧装置。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和台州市固废处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和谐临海:
改善民生 城乡一体
“居住在临海有安全感,生活在临海有幸福感,创业在临海有成就感,走出临海有自豪感”,这是和谐临海的新写照。临海的发展要惠及百万临海人民,这是临海市委、市政府的根本宗旨,也是构建和谐临海的内在要求。在临海大地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行动,他们带着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卢子跃在他的驻村蹲点手记中写道:“我感受到了‘关注民生,和谐发展’八个字的份量,这八个字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办实事,解难题,努力让群众‘种粮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人老有保费,困难靠社会’。”
改善民生,特别要关注那些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而这,也正是临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去今两年,临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总共20条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补充意见》,困难群众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等七方面的救助和扶持。
扶贫帮困20条政策,每一条都凝聚着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扶贫帮困的第一条就是:按照“应保尽保、应补尽补”的要求,结合本人收入情况,按低保标准: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按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40%确定,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按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的60%确定,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看似简单明了的一条政策,却让临海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增加了4000多名,使低保对象总数达到1.3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
在临海,困难群众不但能领到救助金,每个月还可以免缴3吨自来水费、5度电费,并且享有免收有线电视视听费和入网费、免收电话月租费、免收垃圾处理费、就诊免收挂号费,义务教育阶段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和免费参加就业培训等等扶助政策。据了解,全市今年新增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达500多万元,免收低保户的各种费税高达2000多万元。
改善民生,就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抓手。在与农村群众广泛开展民主恳谈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临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发现农民建房难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一问题,临海市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农民建房的原政策进行了修改,一些关于层高、户型及住宅面积等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条款作了改动;拿出更多的用地指标,用于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进一步协调土地规划与村镇规划的矛盾,做到两规协调;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工程,今年救助105户农村困难群众,救助金额84.6万元;免费为村民提供18套农村建房通用图集……
临海市广泛开展的“一村一企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更是让全市各帮扶村的村风村貌明显得到改善,村民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民生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自今年7月份启动这项结对帮扶活动后,全市500名市级机关市管干部、450多家规模上企业与全市490个经济薄弱村和工作后进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截至目前,全市村企达成合作项目490个,为结对村转移劳动力、解决就业3347人,为结对村解决或正在解决的实事500多件……
“一村一企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既是临海市改善民生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临海市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推进城乡一体,缩小城乡差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创建和谐临海的一项长期任务。临海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0条政策,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美化农村环境、构建和谐农村这一主线,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四大工程”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全面推进临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新景入画来——
以农业特色产业“强市强镇强村强社(企)”的“四强工程”为载体,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加快建设柑橘、杨梅、茶叶、西兰花四大主导产业带的基础上,全市启动了250个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入省强龙工程行列,1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形成产业驱动、龙头带动、合作组织推动的“三大联动”格局;在指导发展已建成农家乐特色村(点)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启动11个特色村(点)建设。
以“生态、风情”为主题,全力推进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在“百村工程”建设中,临海市今年又新启动了26个示范村、125个整治村建设点;积极启动实施高速公路、国省道、风景旅游线、特色产业线等沿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消灭“赤膊墙”15.2万平方米,拆除破旧房屋26间,清除垃圾集中堆放23处,消除露天粪坑376口,切实加强了“生态临海、风情村镇”建设;全市16个镇(街道)平原地区村庄已基本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域集中处理”的垃圾集中收处体系,继小芝、尤溪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后,括苍、河头、汇溪、涌泉、桃渚、沿江等镇积极争创省级生态镇。
临海新农村建设的硕果可谓是数不胜数:积极开展“村企联结”、“整村推进”、“流动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建立“镇(街道)农民培训就业安置中心”;大力实施“南北协作”工程,已完成合作项目4个,总投资7800万元,在谈项目29个,意向投资30亿元;新建移民小区1个,落实下山移民127户……
今日的临海,已成为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和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于一体的古城新市,成为东海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临海正谱写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