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靖) 党的十七大闭幕的第二天,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开始招股,截至10月27日,阿里巴巴B2B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共获2万亿港元认购,创下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新股申购冻资最高纪录。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互联网公司,成为近几年全球融资额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此刻距离“阿里巴巴”18位员工开始创业不到9年。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一群年轻人,凭借不断创新,让“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阿里巴巴”的成功证明,只要勇于创新,普通人也可以创业。“阿里巴巴”没有秘诀,只是依靠创新领先对手获得一次次成功。
创业之初,正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热潮期,“阿里巴巴”没有像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砸钱建立完善的电子交易平台,而是从中小企业最需要的订单信息入手,做电子公告版(相当于现在最普通的BBS)。这个不起眼的第一个创新,却使“阿里巴巴”从此专心贴近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服务。
“阿里巴巴”的第二个创新业务是推出“诚信通计划”,让网上交易参与者公开自己的诚信档案以及对他人的交易评价。原来担心可能会把大部分客户挡在门外,没想到却在一部分诚信客户的带动下,吸引了更多希望诚信交易的中小企业。在这之后,“阿里巴巴”继续不断创新——发展淘宝网C2C业务;创新网上支付模式,以担保机制建立“支付宝”付款业务;突破传统模式的阿里软件亮相,买软件成了买服务,价格更优、服务效率更高。
每一次创新几乎都伴着一个创业的新起点,“阿里巴巴”称之为“创新式创业”。20多岁的云和人何彬通过“阿里巴巴”找到了国际客户,木制玩具业越做越大,很快又通过“阿里巴巴”全球采购原料。没有国内销售经验的何彬,有淘宝网上的卖家联盟帮他推广国内市场。当成千上万和何彬一样的网商在“阿里巴巴”的创新中“生意越来越好做”时,“阿里巴巴”的创业之路也越走越踏实。目前,占据了信息流、资金流优势的“阿里巴巴”,正在布局下一个创新目标——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