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上百案例竞逐“城市化进程中最佳智慧”
· 世博会的生命力
· 增建新馆容纳更多“精彩的故事”
· 在实物中体验住在“最佳城市”的感觉
· 城市生活,怎样才能更美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增建新馆容纳更多“精彩的故事”
真正改善城市生活,并不需要“实施重大公共工程”或者“树立巨大的纪念碑”, 需要的是与聪明人一起合作,理清一张“连接的网络”
  “这些都是积极影响了我们生活质量的实践。”在完成申报案例的第一轮评审之后,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这样评价,他同时也是此次“城市最佳实践区”遴选委员会的两位主席之一。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称,城市最佳实践区在关注城市经济、科技成果展示的同时,将更注重如水资源、卫生、便捷廉价的公共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他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的案例,将分四个主题展示: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

  在上月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专门就“城市最佳实践”举行的国际论坛上,世界银行官员麦斯·安德森提出,更多地让中小城市提供他们先进的经验。

  他以巴西的库里提巴为例,这个城市就以其高效的公交系统著称,上班族即使在上下班高峰也能在45秒钟内坐上公共汽车。“很多城市无法承担高价的地铁系统,但是他们的公交系统同样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而只有5万人口的葡萄牙小城阿威罗,上世纪50年代曾是全国自行车和摩托车工业的中心。后来由于小汽车拥有量猛增,城市污染和拥堵加剧。从2000年起,阿威罗市政府重新把自行车引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重要地点规划自行车场,让市民“免费”使用自行车:每次只需在锁槽中投放0.5欧元就可以自由用车,骑行完毕还车时可拿回0.5欧元。这一办法实施最初的5个月,使用者达到了5万人次。

  “如果我们不能适当地规划并管理快速成长的城市,来容纳日益增长的生活及生产活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可能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总干事安娜·蒂贝琼卡说。

  米兰也很想把他们的经验与全世界分享。副市长卡罗·马萨罗立认为,真正改善城市生活,并不需要“实施重大公共工程”或者“树立巨大的纪念碑”,需要的是与聪明人一起合作,理清一张“连接的网络”。

  他专程来到上海,卖力地推介米兰的一个名为“绿与蓝”的生态网络。他把城市广场、公园、自行车道、人行道、地铁站、河道和水路,设计成一个合理的网络,在米兰市栽种了6万多棵树,建设了8个绿色的人行道、自行车道网络,从城市中心到郊外弯曲成一条绿色带环绕整个城市。在这一绿色带上将建立72公里长的公园带,以及一条水路,这条水路连接起花园、林荫道以及其他一些小的绿色区域。他强调,每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园都可以成为社会活动和会议的舞台,步行者、自行车线路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

  卡罗·马萨罗立说,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了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

  按照预先的设想,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参展案例为30个。“精彩的故事实在很多,眼下我们正在考虑再兴建一座综合馆。”孙联生兴奋地说,最终能在世博会上展示的案例数量可望达到45个。

  安娜·蒂贝琼卡则希望,城市最佳实践区可以成为一个可供世博会的参观者、参与的城市、组织机构分享经验的知识库。“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种愿望,将别国的最佳经验适用于我们自身。”在洛塞泰斯看来,这片15.12公顷的土地,会成为世界各城市交流的平台。

  “设计和开发市政设施时,第一个标准是要保护环境,因为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所依赖的;第二就是要以一个广义的视角来看待,必须考虑到城市的社会潜力。”洛塞泰斯说,因为“城市是人们相遇的地方,不是分割开大家的地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增建新馆容纳更多“精彩的故事” 2007-10-29 浙江日报000102007-10-29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