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要闻
3  4  
PDF 版
· “嫦娥一号”开始科学探测
· 可穿戴计算机亮相
· 《中国共产党章程》单行本出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首次变轨成功
“嫦娥一号”开始科学探测
  本报综合新华社10月25日消息 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

  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1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尽管嫦娥一号卫星要经过10多天的飞行才能进入工作轨道,但其携带的部分有效载荷(科学探测仪器)已于25日晚7时许投入工作状态。

  记者在设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地面应用系统看到,工作人员发出指令,调动嫦娥一号携带的高能粒子探测器和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开始工作。高能粒子探测器将可以探测地球到月球之间4万公里到40万公里的空间环境状况。分析这些数据对于在空间飞行的卫星和飞船具有重要价值。据了解,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根据探测任务需求,开机有先后顺序,关机也有“讲究”。进入环月轨道前,所有有效载荷必须关机,以确保嫦娥一号能够顺利“刹车”,安全入轨。

  针对中国对月探测下一步战略的种种猜想,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士明确表示:中国尚无载人登月的计划和时间表。诸多权威专家也普遍表示,载人登月工程的实施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科学需要、工程投入等,从目前看,时机“尚不成熟”。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载人登月工程难度大、风险高、投资高,绝对不是光凭主观热情或加快步伐就能轻易开展的。”

  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董光亮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工程测控系统不仅经过了对我国探测一号卫星进行的实测检验,而且经受住了对欧空局“SMART-1”月球探测器实际跟踪的检验。

  欧洲的“SMART-1”月球探测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运行于环月轨道上的航天器,而且几个月后将坠落月面,机会非常难得。“通过与欧空局的多次协商,我们不但获得了使用许可,而且还得到了对方提供的比对数据。探测系统圆满完成了对这枚航天器的跟踪探测,这相当于在正式任务之前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为完成好绕月探测工程的首次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董光亮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嫦娥一号”开始科学探测 2007-10-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7F00485C9F[A0-新华社记者≈B1-郭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