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时尚的杭州为世界献上了一桌诗情画意般的视觉盛宴,它的名字叫做《海报与生活品质》。
· 世界著名海报
设计专项展
· 神奇的《奥运之根》
· 郑曼陀的出生地杭州,因海报再次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今天,全世界海报制作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子湖畔。
· 杭州:“视觉盛宴”今日开席
· 世界级设计大师,以及恭候评选结果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优秀作品参赛人齐聚杭州。这是一个多么紧张的有趣展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郑曼陀的出生地杭州,因海报再次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今天,全世界海报制作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子湖畔。
  第三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将于2007年10月26日下午3点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美术馆开幕,展期从10月26日至10月31日。自2003年始,第一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在中国杭州举办,经过了两届的展览,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已经成为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学术水平较高的海报展览之一,受到世界的瞩目。另据消息,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作为国家级的专业交流活动,成为本年度文化部正式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同时本次展览也被列为第九届杭州西湖博览会正式项目,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这个品牌得到了广泛的专业认可。

  当然,作为普通观众,这或许是一次高雅的时尚艺术之旅。

  自古以来,公共告示一直在全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150年前,德国柏林的一个出版商Ernst Litfass发明了街头广告柱,这使海报成为了一种制度,并且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喜爱海报作品的人和从事海报设计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对于中国古代具有海报功能的招贴物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文艺作品当中的“告示”或“悬赏”。而真正作为实物可以让人们零距离接触的中国老海报,就不能不说月份牌广告画了。

  鸦片战争之后,涌入中国的外国商人带来一些西方画片招徕顾客。孰料,中国百姓对此反应冷淡。洋商们很快认识到必须入境随俗。他们学习中国商家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寿星福姓等饱含中国民俗风味的图案印上年历和商号,赠送给顾客的做法,引起了中外商号间的竞争。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高建中的研究告诉我们,民国初年,十里洋场上海出现了一种新的画种:美妇倩女的形象居于画面当中,四周配有精心设计的花边边框,并在适当的位置标明商品及商家名称,两边或下方附有年历,这个新画种就是月份牌广告画。

  月份牌广告画独特的技法由一位叫郑曼陀的人独创。郑曼陀,1885年出生于杭州,14岁就能作人像写真画。郑曼陀曾在杭州著名的“二我轩”照相馆里设有画室,为顾客画擦笔人像。

  1914年,郑曼陀到上海谋生。当时仕女画已在沪上风行,郑曼陀则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擦笔画敷上水彩,所画女性含蓄文静,色调淡雅,有柔和优美的质感。当年,郑曼陀便在上海滩走红,他的画法成为当时海报的一种时尚。

  在以后的10余年里,郑曼陀门庭若市,请他画月份牌的商家络绎不绝。这种适应时代变革的新视觉形象影响了一代海报制作人。来自西子湖畔的郑曼陀在大上海带出了一批“月份牌画家”,让这一画法盛行半个世纪之久,并从上海辐射全国,甚至海外。

  海报诞生之初就是由艺术家、画家们当作艺术品来创作的,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今日的海报设计大师仍同时是画家、诗人和书法家。海报设计也常被称为海报艺术、视觉诗歌,它不单是一种宣传手段,同时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殊文化的体现。

  如今,郑曼陀的出生地杭州,因海报再次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今天,全世界海报制作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子湖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郑曼陀的出生地杭州,因海报再次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今天,全世界海报制作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子湖畔。 2007-10-26 浙江日报000132007-10-26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