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指数在竞争中“亮剑”
· 纺织业的“信息饥渴”
· “义乌指数”发布1周年
· 用指数“预示”发展方式转变
· 指数背后的“纺织创新”
· “柯桥指数”背后的
中国纺织业转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指数背后的“纺织创新”
  与一般市场调查不同,纺织指数编制办专门请了8名大学生做调查员,负责数据采集和指数分析、出具研究报告等工作。

  “这么高质量的调查人员,在同类指数产品编制中是少见的。我们的目的,还在于引进人才,更加科学地为引导纺织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技术创新等。”周如生说。

  事实上,不仅仅是柯桥指数的编制需要人才,对整个绍兴纺织业的创新发展来说,人才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绍兴“十大风云布商”,俊豪公司的产品研发并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司不掌握一手信息,对市场需求和趋势缺乏把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研发力量不足。

  彭水俊说,自己研发的产品,只要适合市场需要,价格就要比来样订单生产高一些。

  为解决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绍兴县正在组建浙江省纺织工程研究院,作为纺织品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成为纺织品技术中心。

  同时,绍兴县鼓励大企业自己设立研发机构,生产个性化产品。并试图在其中创立大品牌,成为产品精华。

  绍兴县城柯桥大小坂湖边的“聚贤园”公寓,就是财政支出、专为科技人才修建的。在同地段商品房价达到6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情况下,绍兴县将13万平方米公寓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出售给科技人员。

  “人才素质好,才有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才有纺织业的科学发展。”冯建荣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指数背后的“纺织创新” 2007-10-22 浙江日报000102007-10-22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