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16日到访伊朗,与其他里海沿岸国家领导人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地区形势。
普京访问伊朗和里海国家峰会成为媒体、尤其是西方国家媒体的关注焦点,既因为访问“前奏”不寻常,也因为伊朗“处境”不一般。
延迟抵达
普京飞离德国的准确时间事先没有向媒体透露。个中缘由是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14日以一名俄罗斯情报部门官员为消息来源,称一批自杀爆炸袭击者有意在德黑兰暗杀普京。身处德国的普京坚称自己不会改变行程。“我当然会去伊朗,”他告诉媒体记者,“如果听从安全部门的说法,我恐怕根本出不了家门”。
伊朗方面认定暗杀一说“毫无根据”。
尽管如此,普京原定抵达德黑兰的时间是15日夜晚,改在16日早晨。伊朗媒体16日报道说,普京在伊朗逗留期间乘坐的车辆带有装甲,普京抵达前空运到了德黑兰。媒体记者注意到,德黑兰大街上,安全保卫明显加强。
这段曲折增加了普京访伊的“看点”,俄罗斯国家元首间隔60多年第一次访问伊朗则成了次要“背景”。
宣示团结
近几年来,伊朗因为核计划而成为西方国家制裁对象,在德黑兰举行地区峰会的情形不多见。但是,这一次,伊朗成为里海沿岸国家峰会的东道主,接待了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总统。
俄罗斯总统到访和参会,尤其在经历了是否能成行的曲折之后,让伊朗政府高兴,也促使伊朗媒体为俄罗斯以及普京“喝彩”。
普京在发言中告诉其他与会领导人:“里海应该把我们团结在一起,而不是把我们分开。”
他说,“我们声明,任何里海国家都不应向第三方提供领土,用于针对另外一个里海国家动用武力或军事侵略”。
谈论伊核
会后,里海沿岸国家的首脑们声明,所有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都有权“在这一条约框架内以及联合国核监管机制之下出于和平目的研究、生产和使用核能”。这直接触及了伊朗核计划。
飞往伊朗的前一天,普京在德国评述说,“威胁他人,现在的情形是(威胁)伊朗领导人和伊朗民众,不会有任何结果……他们不害怕”。
徐勇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