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湖·杭州·印文化——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名家书法邀请展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举行。在这次由西泠印社与中国美院举办的展览上,80多件作品以笔墨吟咏西湖、杭州与印文化,展现中国书法之美。
除了郭仲选等浙江人耳熟能详的名家,一位北京书法家的狂草也闪亮登场。他的七幅作品一亮相,即以豪放的气势引来不少观众惊叹。
这七幅狂草的作者,叫唐双宁,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光大银行董事长,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经常会有金融界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书法家的名字和我相同,我说‘可能吧’;也经常会有书法界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金融家与我同名,我说‘是吗’?”唐双宁笑称。
的确,要玩转在书法和金融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之间,似乎难以置信,唐双宁却做到了。他认为人有单一型和复合型之分,单一型人才在某一个领域钻深研透,复合型人才则在各方面均有所建树。“当然我只能算是个万金油,什么都懂一些,什么都不懂一些。”唐双宁谦虚地说。
由于身居要职,唐双宁每天的工作量平均在12小时以上,三分之二的星期天在加班加点中度过。因此,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书法,成了他日常休闲的主要方式。
刚开始,唐双宁只是把练书法作为单纯的休息方式,但是随着兴趣的增加,他发现书法居然和工作有相通之处。他说:“一张白纸就好比宏观经济全局,章法的横与列、字体的大与小、用墨的浓与淡、下笔的迟与速,就好比用贷款政策、利率政策、准备金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整整齐齐的楷书、隶书、魏碑、篆书比较刻板,好像计划经济的调控方式;而顺其自然,脸面环绕的草书,则如市场经济的调控方式。”
唐双宁认为,艺术要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才行,没有实践经历,就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为了创作《长征》系列作品,唐双宁用好几年时间重走了长征路。对他来说,每走一次长征路,自己的灵魂就会净化一次,认识就会提高一次。
浓郁的长征情结,使得他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长征》系列作品的创作之中,每创作一副新的作品,就包含了新的情感和认识。“比如说红军的‘军’字,以前我写‘竖’一划的时候,都是笔直写下来的,现在就写成了这种连绵环绕的形式,这是我亲身四渡赤水产生新的艺术灵感后写出来的。”
凭借扎实的实践功夫,唐双宁形成了独特、豪迈的书法创作风格。著名学者冯其庸在看了他的作品后,特意创作了一首《唐双宁狂草歌》来表达心中的感慨:“疾风劲草读君书,君书都是剑器词,忽如惊风飘白月……”一口气用了30多个典故来赞扬作品的气势。
(记者 刘慧 实习生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