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出访菲律宾时,菲律宾财政部长问:“中国财政增长这么快,钱怎么花?”温总理回答:“第一位是改善民生。”
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党的许多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
中国政治生活围绕民生发生的变化,无疑令人感受温暖、感觉振奋。而把视野放远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始终是贯穿我们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只不过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民生不同的时代内涵。
当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提出旧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土地问题。正是土地革命,让共产党深得民心,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生。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关注民生。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专门提出,各省委市委至少一年四次开会讨论蔬菜问题。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民生标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连着国计国运。当我们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与以往相比,民生的标杆更高了——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
在经历了满足人们低层次的温饱需求阶段之后,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包括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涉及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
高层次的民生需求,意味着必须不断超越自我。前不久,农业部一位副部长在谈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提出“最核心的问题是让全国农民过上滋润而有尊严的日子”。从活得有保障到活得有尊严,这“尊严”二字,重若千钧!它意味着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坐标下,在免去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对于9亿农民国家还将做出更多的努力;意味着民生问题的核心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关注民生,不仅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还要关注群众的政治利益和文化权益,保护人民民主权利。
作为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总会有新的期待。从这个角度说,解决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执政党的核心任务,任重道远,永无止境。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