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湖州10月14日电 (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邓德华) 天色渐暗,一抹余晖印在天边山头,坐落在山间的湖州市埭溪镇余山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场热烈的讨论还没有停歇的意思。他们讨论的主题与村里每户人家息息相关:余山要成立一个“骡帮”专业合作社,为古老“骡帮”制定现代“帮规”。
余山村由于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全村有200多户从内蒙古等地买来骡子,搞起了山地运输。近年来,不少工程的输电塔、发射塔要架设在偏僻山区,这些地方汽车开不上去,这给古老的“骡帮”带来了新机遇。全村400头骡子组成的“骡帮”,渐渐在省内外有了些名气,仅去年全村接下的总工程量就有5000万元。靠着这些骡子,全村七成农户翻建了新房。
不过,现在余山“骡帮”也碰到了“成长的烦恼”:全村200多赶骡人分别跟着村里的七八个包工头辗转大江南北。其实这些小包工头接到的活儿中间已经转了好几手,有的包工头至今还有好几十万元的工程款未收回呢。再则,看到这块市场蛮有油水,各地新兴的“骡帮”不少,他们与余山的“骡帮”争抢市场,最后往往落得个竞相压价。
“我两年前就提议把大家联合起来,可是当时业务多,大伙意见不统一。现在,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这专业合作社还是越早成立越好!”村支书茅小兵还有些担心一些大户不太情愿。
“我们把平台搭起来,先不求规模有多大,关键是把市场规范起来。”从湖州市外经贸局下派到余山村的农村指导员齐建新建议。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着为合作社拟章程、取名字、进行工商登记。
此前茅小兵、齐建新等人还考察了湖州其他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往“骡帮”主要靠包工头的社会关系来接活儿,一般人根本拿不到大合同。现在村里打算由合作社出面,以法人身份、签订正式合同的形式与客户挂钩,统一业务联系、订单受理、处理合同纠纷以及社员技术培训等,减少口头协议、恶性压价等不规范的做法。
“呵呵,以前老是觉得下一个活计没着落,今后靠着合作社就心里有底了。”得知参加合作社门槛不高,骡子可以折价入股,村民管浒根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他现在养着两头骡子。
“合作社成立初期全部免费服务。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把市场规范起来,把余山‘骡帮’品牌打出来。”村支书茅小兵的话音刚落,村委会办公室的气氛愈加热烈了。室外,蜿蜒的山路上,一头驮着货物的黑骡打了一个很响的响鼻,似乎也感受到了室内热烈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