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硬盘于1956年问世。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开发的这个庞然大物,直径超过半米,却只能存储4.4兆数据。尽管如此,这在当时仍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发现像三明治一样被“压”在一起的几种薄膜材料在磁场环境中出现“巨磁电阻”效应。
这一发现解决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盘最棘手的问题:当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借助“巨磁电阻”效应,人们才得以制造出更加灵敏的数据读出头,使越来越弱的磁信号依然能够被清晰读出,并且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
1997年,第一个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数据读出头问世,并很快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如今,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中所装备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标准。
据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韩秀峰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相关企业在过去十几年里持续开展了有关新型磁电阻材料和器件及其物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国际上至今发现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的20多种金属纳米多层膜中,有三种是我国学者发现的,部分研究结果还被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收录在其后续发表的综述论文中。”韩秀峰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