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春发现,还在上小学的女儿俨然成了半个女排专家。每一次比赛,她会把妈妈带回家的秩序册翻得滚瓜烂熟,还能自己登录国际排联的网站,查看相关信息,甚至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预测排球比赛的输赢。
孩子尚且如此,北仑人的“全民女排热”可见一斑。
在北仑,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有6万多名,从十几岁的学生,到七旬老人,几乎都是因为参与女排赛事服务工作而走到一起的。周晓春所在的新闻部,总共有近60位工作人员,其中志愿者就占到一半。
北仑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达峰说,经选拔注册的志愿者,除了在比赛期间担当翻译、陪同、捡球员、记录员以及拉拉队员等,还参与了大量比赛前后的宣传活动,如“迎女排”万人长跑、“新女排、新北仑”主题演讲、十城市大学生巡回宣传、“我与女排手牵手”志愿者活动……
“作为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体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北仑区副区长丁素贞说,“女排热”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群众体育意识。
女排赛事志愿者黄建平,在每个工作日早上坚持跑步,一周去游泳一次。以他这样的频率锻炼者,在北仑不算少数,据统计,当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5%。特别是在农村,48%以上的成年人从事各类健身活动,舞龙舞狮、木兰拳、太极剑、功夫扇、门球等,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特色项目。
“每一个北仑人,拥有体育场地的面积已经达到2.1平方米。”丁素贞说,这是全区29所学校体育设施全部对外开放之后,可以看得到的效果。至于正在建设中的女排训练基地,也将交由市场化管理,平时尽量开放给公众使用,让北仑再多一些群众性的体育设施。
“一个城市要持续发展的话,首先必须靠文化来做支撑。”国际排联第一副主席魏纪中说,“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包括体育在内的大文化的概念。”
女排第一次来北仑的时候,比赛结束颁奖仪式开始之前,组委会还有点担心,观众们会不会在这个时候走掉。现在他们发现,大多数观众都会等候在场内,等所有的仪式结束,欢送队员退场。
日前,省政协文体卫委员会专程组团前往北仑调研。政协委员们认为,北仑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将体育精神、体育理念播撒到全社会,并促进文化、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给宁波市,乃至整个浙江省都传递了一种新的理念,值得推广。
北仑区区长俞雷透露,眼下北仑正在积极申请中国女排第二轮主场。女排训练基地建成之后,中国女排将每年在这里集训至少一个月,这样,女排就有了长期留在宁波北仑的可能。
有一个瑞士小城,叫蒙特勒。1984年那一年,办了一场有五支欧洲球队参加的国际女排比赛。1988年,这项赛事得到了国际排联的认可,当时的世界冠亚军中国和古巴,第一次参加了比赛。
到今天,这场一年一度的排球比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赛事之一——“瑞士女排精英赛”。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小城的名字,蒙特勒。
魏纪中希望,在北仑举办女排比赛,能够像蒙特勒一样,成为一项传统。
“大赛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说,“女排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北仑的创业文化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从深层次上提升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北仑,会成为中国的蒙特勒吗?许多人充满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