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党员总数7336.3万名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 科学发展在浙江
· 紧急营救200名被困师生
· “罗莎”严重影响我省
· 再接再厉继续奋战 夺取防台救灾工作全面胜利
· 道路积水 交警开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学发展在浙江
本报记者 吴妙丽
  编者按:弹指一挥又五年。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浙江人民满怀豪情、翘首以待!

  过去的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报从今天起,刊登系列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浙江”,记述我省五年来的成就。

  一家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得到提升,竞争能力越来越强;

  一个个行业在结构调整中得到优化,发展质量越来越好。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粗放式增长渐行渐远——从一家老热电厂的节能减排账看浙江经济高成本下的良性突围

  今年9月26日,嵊州新中港热电厂董事长谢百军习惯性地打开电脑,当天的标准煤耗报表让他眼睛一亮:280克!

  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每发一度电只消耗280克标煤,意味着这个装机容量只有5.05万千瓦的20年老厂,供电煤耗水平和国内最先进的机组不相上下,而去年全国火电机组的平均水平是每度电消耗366克标煤。更重要的是,在年发电2.3亿千瓦时的同时,“新中港”为全市企业集中供热,取代了120多个污染严重的小锅炉。这一切得益于该厂开展的近百项技术改造。

  在环境、资源要素的倒逼下,我省许多企业老总和谢百军一样,思考着高成本下公司的生存和盈利。“如果再回避资源环境问题,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增长、粗放式的管理,企业就会走进发展的‘死胡同’。”同“新中港”一样,以节能减排为抓手,通过“精耕细作”式的技术改造,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开始尝到环境成本投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甜头。

  节能减排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并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战略,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率先将万元GDP土地增量、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等涉及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成本的指标纳入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全省围绕十大节能工程,支持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开展以余热余压利用、集中供热、变频调速、系统能源优化等为主的节能技术改造。奖惩结合,为了遏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省委、省政府不仅在考核上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而且还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行政、金融、社会等综合手段治理环保难题。

  从省里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浙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节能减排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的公告显示:去年浙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52%,居全国第三低;今年上半年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减排幅度分列全国第一和第四位。

  产业结构更趋协调——从一个行业的“脱胎换骨”看浙江经济在调整、创新中化蛹为蝶

  调整,优化,淘汰,创新。

  我省新型干法窑水泥产量曾经仅占水泥总产量的2%,远低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

  今天,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我省淘汰了691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能力占总产量的99%,一跃成为全国水泥装备最先进的省份。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水泥行业的“脱胎换骨”体现了发展的要义:更先进、更节约、更生态、更具可持续性。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只有大力度的淘汰,才有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末,我省列出涉及九大行业、430项技术的“落后制造”目录,并明确予以“封杀”。今年以来,我省已关停小火电机组33.2万千瓦,列入关停淘汰名单的15家钢铁企业已有14家停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橡胶、医药等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投资明显下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的项目无法“落户”,“十五”期间浙江否决了5000多个项目,去年一年又砍掉2425个。

  单纯的增速并非科学的发展。过去五年,我省努力补齐结构和素质上的短板,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使浙江经济结构开始呈现协调之美。而创牌与创新,则成为日益丰满的两翼,为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加了更强劲的动力。

  余姚市一家中小型模具企业接下法国雪铁龙公司一份高难度模具订单,同行都为这家企业捏了一把汗。没想到,这家企业短时间内便圆满完成任务。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之所以有把握接下订单,是因为有科技撑腰。”撑腰的就是宁波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的质量和数量反映了一个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我省积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培育工作,目前,我省进入“国家队”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25家,位次从全国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362家。这些创新平台,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提供高端检测和行业信息等方式,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创牌与创新并行。不久前,万向集团生产的钱潮QC牌万向节喜获2007年中国“世界名牌”殊荣。省工商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驰名商标44件,总量达169件,继续名列全国首位。品牌国际化进程在加速,到去年底,全省境外注册商标总量从2005年的2000多件飙升到1万多件,总数为全国第一。嵊州领带、余姚模具、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大唐袜业……这些打着“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烙印的区域特色品牌,昂首阔步地开拓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品牌的背后彰显了企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浙江正在蓄积新的优势,展现化蛹为蝶那最精彩的瞬间。

  对外开放更重质量——从进口全面提速到产业资本“出国”,看浙江经济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态势

  今年上半年,我省进口为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增幅已连续8个月位居沿海各主要省市首位。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贸发展历程中,这还是首次。

  在“进口”放量增长的同时,产业资本频频“出国”,显现出了我省企业“走出去”的全新态势:上半年,我省新批境外产业投资项目43个,占全省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同比增长四成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机械、纺织、电子、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这些新迹象表明,我省对外开放工作正在迈上新的台阶。    

  中央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始终强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中央的部署下,我省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

  在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重重压力下,我省成立由11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应对技术壁垒联席会议,形成由政府、中介机构、企业构成的共同应对机制,有效地改善了我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出口的量没有减少,但质大大提高了。杭州市粮油食品土畜产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工贸结合的外贸服装企业,今年以来,尽管面临退税下调、汇率上升等不利因素,但该公司出口利润却没减少,秘诀就在于出口订单的附加值提高了。来自省外经贸局的数据表明,去年全省机电产品、高新产品出口首次占据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我省出口模式正在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走出去,引进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开拓市场、配置资源,这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数据显示,目前有400多万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累计约5320亿元,创办企业约9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我省还在11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1974个项目,境外投资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同时,71家全球500强公司在浙江投资兴办了188家外商投资企业。

  抓住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我省积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和交流。目前,我省与上海在交通、环保、信息、天然气、旅游、人才、能源、区域规划、信用体系、创新体系十个方面开展了重点合作,还会同上海、江苏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长三角地区港口布局规划》、《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长三角一体化的机制保障越来越稳固。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从一个大学生的“微型”创业看浙江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每个月赚5万元,对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是梦想,但从大学园艺专业毕业才3年的嵊州人屠梁却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个25岁的年轻人通过研发一种手指大小的超微型观赏植物小挂件,现在拥有了百万财富。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重大战略决策,鼓励支持全省人民干事业、干成事业,初步建成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省份。

  文成县珊溪镇的小巷内,农妇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串着珠花、织着毛衣。35岁的农民刘碎花现在单靠织毛线披肩,每月就有1200元的收入。

  农家乐休闲旅游、来料加工等农村新兴产业如星火燎原,农民们分享到了创业带来的喜悦。仅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发展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就有300多个,新增从业人员5600多人,营业收入达14亿元。

  减免税费、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创业培训,鼓励下岗人员灵活就业,帮助现代农民创业致富,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个个助民之举,点亮了群众的创业之路,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

  历史这样记载着浙江经济的辉煌:过去的五年,在全国较早进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发展时期;是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8年和22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如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是下一个五年的“富民”新目标,浙江经济列车将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继续稳健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科学发展在浙江 本报记者 吴妙丽 2007-10-9 48256F32002924A64825736D003C12DD[A1-毛传来≈B1-郑建国];48256F32002924A64825736B00232B49[A1-吴妙丽≈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