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十大感动人物”候选人事迹
今年48岁、铁道兵出身的金大鹏,有着铁道兵的性格,在交通路桥战线上整整奋斗了30个年头。
2001年6月,在中铁十二局当项目经理的金大鹏,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平苍段一标项目经理缺人之时,接受温州路港集团的邀请,带着行李一头扎进了工地,挑起了这副重担。每天6点钟起床,晚上大家休息了他还在灯下工作。上级相关部门指出2003年底工程全面竣工,二标工程进度拖了后腿,指挥部把赶进度的任务交给了金大鹏,他二话没说,立马带着队伍加班加点,在完成本项目部工程量的同时,还帮助二标完成了1600万元的工程量。工程竣工了,一标经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为公司赢得了声誉,金大鹏到路港集团后首战告捷。
2005年,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工程的主要干线之一的诸永高速公路工程永嘉段开工了。金大鹏负责的诸永二标,尽管全长才4.07公里,但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工程“高、险、难”。同时二标还是诸永高速公路全线技术含量最高的标段之一,其中空心薄壁墩最高72米,为浙江省在建高速公路第一高墩,人称“温州二标通,诸永全线通”。面对这个硬骨头工程,一些汽车司机、吊车司机看到这种场面扭头就走,一些施工队伍看了工点后也悄悄溜走了。
但金大鹏没有退却。他亲自选定便道走向,硬是在峭壁上开出一条施工便道。在晚进场3个月的情况下,金大鹏自己一天只睡5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泡在工地,盯着各个部门和环节,硬是把落下的工期抢了回来。在这年的第三季度立功竞赛活动中,二标终于迎头赶上。在 “六桥二隧”工程中,他千方百计克服了钢构施工经验缺乏和工程资金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桥台与隧道施工相干扰的问题,他果断提出变更U型台为桩柱式桥台,得到了设计单位的采纳,加快了施工进度,还节约了投资近百万元。
然而再硬的汉子也经不起长期的超负荷工作。2005年1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金大鹏被查出患了膀胱恶性肿瘤,必须马上动手术。术后10多天的住院日子,被病痛折磨着的金大鹏,心却在工地。一出院,他把医生的“好好休息、精心调养、防止复发”的嘱咐抛到了脑后,出院后1个月又出现在二标工地,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化疗。按规定,头三个月,每星期化疗一次,半年后两个星期化疗一次,两个月进行一次病情检查。但每次总是在爱人不断的提醒和催促下才去做化疗。化疗一结束,又马不停蹄地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赶回工地。
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如此苦干,他笑着说:“我这人就是修路的命啊!”金大鹏就是用这样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着二标的每一个人。“不论你学历怎样,只要胜任工作;不管你过去怎样,只要你现在能干好工作。项目部是施展才智的平台。希望这个项目下来,能出几个叫得响的工程部长、项目总工和项目经理。”这是金大鹏的目标。(肖芬芳 刘晓华)
的哥金永新的名片在整个行业是绝无仅有的:一辆车上“长”着他的漫画头像。他说,这是特地托一个漫画家画的,为的是让乘客能更快地记住他。
说起金永新,一个开出租车22年保持行车无违章、服务无投诉的出租车司机时,许多人嘴里吐出 “不可能吧?”的疑问。的确,普通司机要做到不违章不刷点已经够难的了,而对于22年来四季车轮不停的出租车司机来说,那更无异于是一个“奇迹”了。但金永新做到了。
翻开金永新所在公司——杭州外事旅游汽车公司的安全学习记录,可以发现金永新的参加率是100%,安全行驶里程达到了130万公里。金永新说,“只有增强安全意识,了解安全信息,才能重视并做到安全行车。”在他看来,好的生意可以放弃,生病了可以坚持,家里有事可以搁一搁,安全学习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席的。
金永新的遵章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经常有乘客“指导”他走违规路线或违规停靠:“你就这样开,我平时打的都是这样走的。交警抓住,罚款算我的好了。”金永新总是耐心地解释:“对不起,这样是违规的。”一面照着规矩来,一面对于因为遵章绕道计价器多跳的钱,金永新主动提出不收。这样一来,乘客也就没有了抱怨,有时甚至不好意思起来。
杭城有个交警不相信,还专门打他的车、盯他的梢,想给他改写一下记录,可就是找不到他的茬,这位交警感慨地说:那是一个“机器人”。
金永新还透露了一个诀窍,要做到安全行车无违章,就必须及时掌握道路变化,下功夫不断摸索。平日里,人们喜欢逛商场,而金师傅却喜欢轧马路,看车流变化,看人流动态。他常利用空闲时间,骑自行车上街抄门牌号码,观察出租车上下客点和行车方向标志的变化,牢记各主要街道出租车上下客点的具体位置,熟练选择通往各大饭店、宾馆、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的最佳行车路线。就是陪妻子购物,往往是妻子进了商场,他就一个人在外面转悠,看看附近哪里可以停车。
金永新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赚得不多,妻子待岗,儿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家里房子也很小,实用面积才20多平方米。但对于物质,金永新看得很淡:“我觉得够吃够用就行了。”就这样,拥有一张难得的教练证的金永新,并没想过要凭此改行或者赚点外快。“我是外事旅游公司培养出来的,我不会离开。而且,我在一天,就要发一份光和热。”
(郑莉)
他是公司的“救火队长”,哪里工程卡住了,哪里施工中遇到难题了,领导和工友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庆南;他也是工地上大伙的“郑劳模”,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过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1973年,18岁的他刚到工地时,有谁想得到,这位仅有小学文化的农家娃会成为公司的栋梁和全国劳模呢!
刚到工地时,他处处留心,时时钻研,逐渐成长为出色的起重安装能手;后来他又以99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技师资格,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土专家”。
2004年,丽水绕城公路三标,因前期工程开展不顺,造成工期滞后。公司领导想到了“救火队长”郑庆南。
郑庆南来到后,立刻手把手地教班组人员如何立模确保模板钢度,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施工经验传授给其他施工人员。浇筑箱梁混凝土时,他连续24小时坚持在现场指导工人施工,直到箱梁浇筑完成后才放心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工棚休息。稍微睡一会,他又马上起来去安排浇筑后的养护和其他工作。
作为施工总负责人,郑庆南每天8小时以上守在工地,在去年买电瓶车以前,他每天都要徒步走上20公里把工程的每个犄角旮旯都检查个仔细。今年在工地上,两个工人卸钢筋的技术不熟练,50多岁的郑庆南见了以后,立马亲自上前卸起1吨多重的钢筋来,却不料被吊装机前的齿轮将手臂碰骨折了。
今年诸永15标建设处于关键时刻,由于业主更换,工地上连买钢筋的钱都没有了。郑庆南二话不说,把自己准备买经济适用房的10万元钱都拿了出来,买回了28吨钢筋,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30多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让掉了几次先进休养的机会。工作上出色的他谈起家庭,有感激也有一丝愧疚。每年春节前夕,其他工友都是急着往家里赶,而郑庆南的家人却是忙着往工地赶。有人给他算过,33年来,郑庆南有21个春节是在工地上度过的。
儿子患急性阑尾炎,他当晚跑去医院交纳了费用,第二天就赶回了工地,把照顾儿子的任务全部交给了妻子,“不是说工地离了我就不行,但是我不在自己就不放心”。现在儿子终于考上大学了,妻子也搬到工地上照料他的起居。郑庆南说,他有一个心愿至今未了,就是有时间能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一次。
34年来,郑庆南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浙江大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臂膀,为筑起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架起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大桥而奔波。从兰江大桥算起,大大小小的交通工程郑庆南已经记不清经历过多少,但有一点令他特别自豪,浙江已经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他几乎都参与过建设,甚至在许多大桥的碑记上,还可以看到上面刻有他的名字。
(许静娴 陈佳)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创建,宁波公运集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已成为宁波最为知名的服务品牌之一,得到了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团队共收到锦旗43面、感谢信16300多封,其中作为服务班的班长金艳婷本人收到锦旗17面、感谢信1700多封。金艳婷出色的服务被广大旅客亲切地誉为“老人的拐杖,聋人的耳朵,盲人的眼睛,哑人的嘴巴”。
时代的呼唤,旅客的需求,化作的是金艳婷对服务真谛不懈的追求,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深入提炼,金艳婷在创出自己的十二字工作法基础上,还归纳总结出了“三帮(老弱病残一路帮,提包携幼主动帮,急难困忧尽心帮)、五点(微笑多点,嘴巴甜点,动作快点,遇事忍点,借口少点)、六不(不分分内分外,不分时间长短,不分人多人少,不分身份贵贱,不分本地外埠,不分心情好坏)、一心(一心为旅客)”服务法。
金艳婷2003年11月起担任3561服务班班长,她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8月的一个傍晚,金艳婷在车站洗手间门口发现了一位即将临盆的外地女子蜷缩在地上,鲜血已经顺着裤管在往外流了。见此情景,金艳婷立刻搀扶起那个女子到车站门口想打的送她上医院。金艳婷扶着女子不时往下沉的身子,拦住一辆车求一个司机。因为送得及时,确保了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同月,一位象山的旅客因为食物中毒倒在了车站候车大厅内,还是金艳婷第一个发现了中毒旅客并把他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正是有了这种对工作的满腔真情,金艳婷往往能做常人难以想象的服务。去年7月16日上午10时左右,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蹲厕时间过长,子宫帽掉进了便池,金艳婷闻讯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把手直接伸进了坑道里,将东西捞了起来,又出去帮忙洗干净然后才还给老太太。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金艳婷身上还有很多很多。她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奉献社会能感到满足。
为了工作,金艳婷个人也付出了很多。2005年以来,车站客流节节攀升,看到车站工作忙,班组人手少,她将婚期从原定的“五一”推迟到了“十一”,又从“十一”推迟到了十二月份。进入服务班工作5年多来,金艳婷从未与家人度过一个节假日,没有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当别人合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时候,与金艳婷作伴的总是旅客。
而作为班长,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利用平时的空闲时间与其他姐妹沟通,化解她们心中的“烦”,维护团队的稳定。为了进一步满足旅客的服务要求,金艳婷正在进行积极的充电,攻读心理学大专的课程。她说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自身的一种需要。
(林世杰)
郑庆南
金艳婷
金大鹏
男,195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员
女,1979年5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
宁波公运集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班长
男,196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
温州路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金永新
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杭州外事旅游汽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自1992年进入交通系统以来,胡庆标凭着踏实的工作、朴实的为人和不凡的才干,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了自己的业绩。多年以来,胡庆标情义持家、公仆为民的事迹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2006年,任所长不久的胡庆标,为追查一辆江西的逃费车辆被盗案件,顾不得妻子发烧在家,大年廿九千里追缉案犯,没想到回到家后,妻子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毒性脑膜炎全面发作,全身瘫痪。
从那以后,他推掉了所有应酬,放弃了所有疗养,白天以工作为中心,晚上以妻子为中心。每天一下班就赶往医院,为妻子搓揉四肢和皮肤,帮助其翻身,料理大小便,留给自己睡觉的时间通常只有两个小时。
今年5月6日,正在五一长假中的胡庆标接到该市一辆运输16吨汽油的油罐车在泽基村翻入池塘、危及村里2000多人安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指挥疏散100米以内的所有群众,及时做好排险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一夜。
今年9月,一边是妻子在床上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一边是台风“韦帕”气势汹汹向浙江靠近,此时的胡庆标毅然坚守在了所里的值班室,警报没解除,他就天天都坚持到天亮。考虑到他家里的情况,一起值班的同事劝他回家,而胡庆标却说:“主要领导值班这是要求和规定,我不能离开,家里有事会电话通知我。”
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胡庆标的体重从原来的180多斤一下减到了120多斤。2006年8月17日晚上,极度疲惫的胡庆标在卫生间洗澡时不小心跌倒,导致两根肋骨骨折,医生要求其住院治疗。让人意外的是,第二天在省里派人来检查工作时,人们依然看到了一个吃了多片止痛药出现在单位的胡庆标。就这样,他边吃药、边上班,拖着肋骨的伤病,忍受着熬夜照顾妻子的劳累,硬是没有请过一天假。
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给妻子治病,胡庆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卖掉家里仅有的一套房子,最后还欠下了50万元债务。为了照顾母亲,大儿子放弃在江西原本收入丰厚的工作回到兰溪,可是胡庆标却不允许其在交通系统内找工作。为了补贴家里,懂事的儿子到别的单位做了临时工。
得知他家里的情况,单位的同事纷纷要为其捐款,但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坚强的胡庆标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却依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亲力亲为。由于他出色的工作,2007年他被选为兰溪市人大代表。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工作中干练坚强的胡庆标,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面对着瘫痪的妻子总是泣不成声。
“病情虽然好转无望,但是哪怕只有一点希望我也要100%地去守护妻子在世的时光。”这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庄严承诺。
(丁前程)
作为温州长运集团货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姜笃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33年,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朴实默默地耕耘着。
从1981年到1995年十几年间驾车开过的路途上,处处留下了他护送别人车辆的身影。一次,姜笃星看到一辆满载的大货车着火,他二话没说,从自己车上拿出灭火器直扑冒火车辆。由于灭火器长久没用,栓头拉不开,他硬用牙咬开,徒手拉起被火烤得滚烫的汽车引擎盖。火灭了,他的牙齿也流血了,手起了一大片水泡。可他顾不上休息,又帮驾驶员把车修好,并护送他到家,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了。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他执行运输任务途中出了车祸,双脚和左手大拇指粉碎性骨折,一个健康强壮的年轻驾驶员一夜之间变成了伤残人,不得不永远离开驾驶岗位。可是姜笃星没有被灾难击倒,伤残的双脚还没有痊愈,他就要求上班,考虑到他的情况,公司安排他做车场门卫。
温州市区违停以及肇事的大小汽车都停放在这个车场里,为了节省场地,方便车辆的进出,需要用叉车把它们一辆一辆地摆放整齐,这时,作为门卫的姜笃星主动提出去学开叉车,担起了这份工作。他就这样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一干就是13年。
姜笃星的举动赢得了全货运公司职工的一致赞誉,他被称为公司的“110”、“119”。职工凡是碰到困难总喜欢找姜笃星解决,自行车、摩托车坏了他来修,零部件缺了他去配,箱子扛不动他来抬,连门锁坏了也找的是他。公司货运车辆需要卸集装箱,只要需要,不论何时他都有求必应,不拿一分的报酬。有人问他是谁叫他做的,他总是简单地说:“不管是谁,反正是公司的事情,我已经拿了工资了就得干。”
姜笃星的父母都已是80多岁的高龄,父亲患病17年,四年前瘫痪在床,儿子上中国美术学院,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可他们家的收入只靠他们夫妻俩的工资,他妻子的工资不到1000元,而他自己也只有1000多元。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不领加班费,问及原因,不善言辞的姜笃星轻轻地说出一句:“我工作不是为了拿加班费”。
工作这么多年,姜笃星从未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甚至越是假期越是他最忙的时候。有人给他推算,他每天至少超时工作4个小时,按每月22天计算,一年超时工作1056个小时,十年超时工作10560个小时,也就是他十年时间工作了15年。据统计他每天用叉车移动大小车辆至少60辆次,十年间拖着他那伤残的双脚搬移了20多万辆汽车。如果将这些汽车层层相叠,那该是怎样的一座山呢?
(肖芬芳 徐焕怀)
在衢州,一说到学开车,大伙儿总会说到“姜总”。大家口中的姜总,就是总教练员姜庭贵。二十多年来,他为驾驶培训工作无私奉献、呕心沥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教练员们树立了榜样。他所在的驾校在许多比赛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教练员们都说:“若没有姜总的‘掌舵’,我们只能在原地打转。”
每逢节假日,就到了学员学车的高峰期,因此一年365天,不论刮风下雨,他从来没有请过半天假。只要场地上有车有学员,就能见到他的身影。每天清晨6点多,在大多数职工还未到校的时候,他已经在训练场地上指导学员训练了;晚上9点多,当别人在家中享受家庭的温馨时,他依然在训练场地上指导学员训练。
今年五六月份,他读初三的儿子面临中考,他的妻子却出差在外。为了能够让一批学员尽早参加考试取得驾照,他竟然整整一个月未回家,将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学习情况更是无暇顾及,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见到儿子时,儿子中考已经结束,而他只能怀着无限深情抚摸着儿子的头,表达他深深的歉意。
他从来不对学员发火,有的只是一遍又一遍耐心的讲解,使学员能放得下包袱。他经常告诫学员:学习不在于时间量,而在于对质的把握。初学驾驶的人,总是对开车怀有“敬畏”心理,也容易出错。他总是安慰道:“没有关系,错误能帮你找到正确的方法。要抱着轻松的心情去学习和考试,只要用心了便能学会,考不出来还有下一次呢!”他经常说:“我始终坚信每一名学员都是优秀的,没有教不会的学员,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他对学员关心入微。一次,天空下着滂沱大雨,一个学员要练习倒车,必须将头伸出车窗外往后看,练了很多次都倒不进库。姜庭贵下了车,不顾自己淋湿衣服,走到车旁为其打伞。车上的学员们深受感动,同时也为自己遇到像姜庭贵这样的教练感到庆幸。
他常说,要教给学员“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他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挤出时间给自己“充电”。近几年来,他相继取得大学文凭、汽车驾驶、修理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了,教学水平也提高了。
由于他工作业绩突出,从事教练工作以来获得诸多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练员、浙江省金牌教练。2003年带领学校教练员参加全省教练员比武,获团体第三名;2007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教练员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何彦)
出租车司机,交通行业中较为辛苦的一个工种,却出了全国劳模,他就是夏慧星。他不仅自己做了榜样,还成立了全国首支以全国劳模命名的——夏慧星车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005年,夏慧星当选为全国出租车行业的第一个劳模。消息传来,许多人才知道:夏慧星15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用细心、耐心和爱心,为素不相识的乘客、路人做好事,竭力为司机利益维权,尽心尽力为社会奉献。对此,他自己从来不跟别人说起。单位常常是在收到很多锦旗、表扬信后才知道他做了什么样的好事。
“我们天天跟人打交道,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着想,才能让大家彼此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年近50的夏慧星曾经这样说。
2005年5月16日,夏慧星刚从宁波市出租车行业表彰大会领来5000元奖金,就直奔医院,把钱全部捐给一位来自青海、患白血病的女教师罗南英。他说:“这钱给最需要帮助的人才更有价值。”正是夏慧星第一笔捐款的抛砖引玉,成为了这座城市爱心爆发的导火线:短短一周,宁波市民为罗南英捐款达六十余万元。夏慧星在罗南英生病的两年里常常去探望她。罗南英病逝后,夏慧星领着车队的司机们放弃几天的生意,忙前忙后帮忙料理后事。罗南英的家人回老家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流着,紧紧地握着夏慧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他做过的好事举不胜举:给找不着路的外地司机免费领路;载着从绑架嫌疑犯手中逃出来的小姑娘脱离险境;带领同事捐钱给有困难的同行治病和维持生计;主动帮抛锚的车辆用绳子拖到宁波;送跌倒的老太太回家……
几乎每一天,夏慧星都享受着助人之乐:被他从车轮下救下的女孩云云叫他“夏爸爸”,从此他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分居好几年的夫妻在他苦口劝说下终于破镜重圆,逢年过节就像亲戚一样走动;他见义勇为帮助过的贵州姑娘小英和她哥哥王林,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哥,年年都打来电话拜年……
十年来,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为老弱病残孕、军人、教师提供免费服务,做好事600多次,拾金不昧挽回乘客经济损失12余万元,为困难户和希望工程捐款2万多元。
许多同行对此却颇不理解:“夏师傅,还一天到晚管‘闲事’,就不怕到时穷得连台车都养不起?”对此,夏慧星总是淡淡一笑:“真正让人快乐的不是我今天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今天帮了多少人。”这就是浙江几万出租车司机中的普通一员——夏慧星的生活态度。
(林世杰 何彦)
姜笃星
夏慧星
胡庆标
男,195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
温州长运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公司车场管理员
姜庭贵
男,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
宁波市海客车队出租车驾驶员
男,1957年2月出生
兰溪市公路运管稽征所所长
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
衢州交通中等专业学校驾驶培训处主任
1989年,翁文光从舟山航海学校毕业到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工作。1996年,26岁的他成了公司中最为年轻的二副之一;一年之后,他又成了最年轻的大副。2000年,而立之年的他又成了该公司成立以来最年轻的船长。
在翁文光成长的轨迹里,有着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尤其是他曾经两次舍身忘死跳入大海救起轻生的旅客,更是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1997年12月20日,这是一个冬雾笼罩、阴雨霏霏、寒风刺骨的日子。15时40分,舟渡1号轮正从白峰开往鸭蛋山,当船行驶至鸭蛋山外侧200米海域时,突然救生警报响彻海峡上空,原来船艉右侧有一名女青年(胡某,福州市人)越过护栏跳入大海。救生队一次、两次抛下去的救生圈,均被海浪冲走,眼看着轻生者就要被浊浪吞没,就在这紧急关头,翁文光挺身而出,纵身跃入大海。冰冷刺骨的海水包围着翁文光的身体,迷雾和细雨遮挡着他的视线,无情的海浪阵阵压来,凛冽的海风刀般袭来,水中前行更是难上加难。这是生与死的较量,这是冰与火的洗礼。寒冷的海水极大地消耗着翁文光的体能,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极大的艰辛,但他咬紧牙关,凭借平时练就的强壮体魄和良好水性,终于游到轻生者身边,紧紧抓住轻生者的衣领,奋力往回游……16时38分,轻生者终于得救了,但翁文光却已冻得脸色青紫,几近虚脱。
而就在此前,也就是1996年2月29日9时8分,当舟渡6号轮行至寡妇礁东400米水域时,一名嵊州籍女青年因为恋爱问题一时想不开跳进了海里,也是翁文光跳入海中,将轻生女子救起。
事后,当有人问起翁文光为什么两次主动下海救人时,他说:“遇到这种情况,船上是必须有人要下海救人的,我作为船上的大副(二副),其他的工作可以下命令,但是这种救人的事情万一船员遇险了,怎么向船员的家人交待?”当有人再问,万一他自己上不来又怎么向新婚的妻子和家人交待呢?他说当时没想过,碰到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但是碰上了总不能留下遗憾,毕竟救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2000年翁文光升任船长,至今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翁文光因工作需要先后到多艘渡轮上担任船长职务,但不管哪艘船舶的船员,只要你问起翁文光,他们都会告诉你:在我们船上,加班加点最多的是翁船长;除锈上漆,苦活累活抢着干的是翁船长;抓管理抓安全最一丝不苟的还是翁船长。(林世杰)
“一个人需要有怎么样的精神支撑,才能将与人为善、敬岗爱业进行得如此透彻?”也许当大家了解了袁鸿娟后,心中的不解就会释然。
1999年5月1日,偌大的绍兴客运中心候车大厅里突然多出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党旗下面是一张宽阔的服务台,服务台上标着“有困难,找党员”六个醒目大字。当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袁鸿娟接到这个重担时,她是又惊喜,又有一分担忧。那是因为当时袁鸿娟正休产假,儿子出生才不到3个月。谁不亲自己的孩子,谁能忍心说放下就放下呢?但是红旗岗上的那面鲜红党旗却像一只大手始终在召唤着袁鸿娟,召唤着她早日走上这个岗位为旅客服务。
当鸿娟身披绶带走进这个标有“有困难,找党员”六个醒目大字的服务台时,袁鸿娟就明白,从那天起她已成为这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共产党红旗岗的一名服务员了,她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亮出服务品牌,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来擦亮共产党员红旗岗这个“窗口”中的“窗口”。
从儿子出生不到3个月干到儿子10岁,袁鸿娟在党员红旗岗上一站就是8年多。8年多来,袁鸿娟已为80余万名中外旅客提供了温馨服务,帮助旅客电话订票1万余张,归还旅客失物价值6万余元,为旅客排忧解难1000多人次……“三语(即普通话、英语、手语)常练技能高、一张地图记得牢、迎送旅客有三声(即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问有答声)……”2004年,袁鸿娟总结出了“三声四心五法”为主要内容的“袁鸿娟工作法”,这在全省同行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少单位前往绍兴市客运中心“取经”,舟山轮渡的一位代表结束考察后甚至说:“袁鸿娟工作法的服务理念震撼了我”。
在袁鸿娟看来,旅客满意是最大的事,她总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温暖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有一次,一位江苏旅客初到绍兴,由于不熟悉景点、交通等情况,以致于徘徊候车室大半个小时依然未能成行。袁鸿娟见状,敏感地觉察到这位旅客定是遇上了什么困难,于是主动上前询问。在得知对方的难处后,袁鸿娟一边向他作了详细的情况介绍,一边自己掏钱去买来一份绍兴旅游地图,为他作好向导。后来,该名旅客如愿游遍绍兴,再次来到客运中心乘车时,提笔在意见簿上写下了一段感人的话语:“我在车站下车时对绍兴知之甚少,经红旗岗帮助走出车站时已对绍兴了解了大半。当我再次回到车站,经过红旗岗时,已对绍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绍兴客运中心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窗口”。
袁鸿娟对工作的负责,她的体贴入微换来的是旅客一声声的感激,袁鸿娟也因此获得了坚持的动力。最初的坚持,在她的性格中打上了与人为善的烙印,帮助旅客甚至成了她的一种本能。(陈金德)
舒幼民
2006年,舒幼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将获得的5000元奖金和所在汽车公司奖励给他的5000元,一部分捐给了当地的慈善总会,一部分拿出来作了工会的奖励基金。他说要把钱给最需要的人,而此时他的妻子正因为身体不好自费养病在家。
1982年,舒幼民开上了客车。26年中,他从未出过一次责任事故,从没违反过一次交通规则。他还不断地钻研驾驶和维修技术,独创了一套节约能耗的技巧,有人开玩笑说舒幼民的工资可以说是他自己节油省下来的。
今年中秋前几天,舒师傅开着车行至新昌境内,前方事故堵车,车队像长龙不得动弹,舒师傅见状打开驾驶座旁的柜子,取出一个盒子,给车上的乘客发月饼。乘客因堵车产生的不快立刻消失,车厢内充满了感动。舒师傅说,过年过节,他都会自己掏钱买点小食品发给乘客。舒师傅的心中装的都是乘客,每次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他都觉得很欣慰。
1997年5月的一天中午,从杭州开往温岭的车驶出了杭州汽车东站,舒师傅坐在副驾驶座上,车由另一个司机开。出发没多久,路旁有4个男青年招手要求停车,站外接客是不允许的,开车师傅没有踩下刹车。此时,车上3个男子突然跳出来,要求停车。时常耳闻有车上抢劫的舒师傅发现情况不对,赶忙叫不要停车,并让乘客看好自己的财物。“快停车,不然小心你的命!”对方突然掏出了明晃晃的刀,车厢内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舒师傅见状顺手操起座位下检车的榔头和歹徒对峙。歹徒一刀戳过来,舒师傅本能地往旁边避了一下,衣服被戳破了,此时另两个歹徒也扑了上来。车内的乘客被舒师傅的举动感染,义愤填膺,奋勇而上,和歹徒展开了肉搏。那一场战斗,舒师傅伤痕累累,所幸没有伤到要害。歹徒见势不妙,逃下了车。在医院养伤的几天里,他的家人反复劝他:“换份工作吧,你不怕那些歹徒会打击报复?”舒师傅急了:“只要是我开的车,我就得保证每一位旅客的安全!”
2005年10月20日,当舒师傅开的车子回到站里时已是夜里10点多,最后走的旅客发现行李被调包了,大黑袋里面原本的小孩衣物成了十几双NIKE等名牌运动鞋,但包内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舒师傅怕遗失的人着急,次日,利用休息天一家家走访温岭名牌运动鞋专卖店希望寻到线索,找了大半天才找到了失主。
类似的事就是舒师傅常做的事,对此不善言辞的舒师傅觉得那都是自己该做的事。他将乘客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开车前会和旅客拉拉家常,外地旅客到站后会给他们做向导,他会帮助初到杭州只字不识、不会说普通话的老阿婆联系亲戚并陪同等候接站,他会背着腿脚不便的大爷下车……虽然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感动。(肖芬芳)
2005年9月1日,13号台风“泰利”来袭,丽水景宁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险情频发。鲍伟平接到求救电话前去清理路障,为保护13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不幸遇难。事后,任凭人们哭喊着,手指都挖出了血,三天三夜后仅找到一只耳朵和5斤重的尸骨碎片。
台风来临当晚7时,狂风暴雨骤至,无法形容雨的猛,风的劲,只听到呼啸的风声在山谷中回旋。此时正在煎药的鲍伟平,接到了一个求救电话:“一辆客车和一辆小面包车因道路塌方, 受阻于杨斜村境内, 被困13名群众随时有生命危险。”
带上必备的抢险工具,他立刻开着拖拉机和同事叶加德冲入了狂风暴雨中,赶往事故现场清除障碍。雨哗哗地下,只听到山上的砂石“唏唏簌簌”冲下来。
在清理完塌方带客车离开险区的路上,为了保证客车的安全,鲍伟平在前面开道,中巴客车和小型面包车尾随其后。离公路站还有半公里的时候,鲍伟平发现山上汇流而下的洪水有一泻千里的凶险,正当他要作出反应时,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巨大的泥石向鲍伟平和拖拉机及客车的方向猛扑而来,拖拉机被飞泻而下的山石冲去并死死地顶在两棵行道树中间。跟在拖拉机后面的中巴客车和小型面包车逃过了一劫,车上13名乘客安然脱险,而鲍伟平却被山洪吞噬得无影无踪。
“伟平是好人啊!平常他看到我们这些老人走在路上都会用拖拉机带我们。”石竹岙的一位老村民抹着眼泪说,“这么好的娃就这么没了,我不信!”石竹岙全村600多人,只要一提及鲍伟平,没有不认识他的,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村委主任李积伟说:“这孩子,在这里呆了5年多,就像村里人一样,平时看到谁家有难处,总帮衬着,谁要是病了,或是买东西,他总二话不说用拖拉机送去。谁都不愿相信他就这么离开了大家。”
景宁公路段副段长徐光明说:“伟平工作15个年头,一直兢兢业业,五年前主动请缨去石竹岙。他不怕吃苦,做事勤快,认真钻研养护业务,是养护的行家。”
石竹岙地势偏僻,四面环山,条件很艰苦。鲍伟平一呆就是5年多,守护着这段山区道路。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尚处年幼,夫妻俩人长期两地分居。这些年,鲍伟平为了工作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曾因为工作让父亲躺在医院病床上一个多月而没去看过一次。
“不管怎么样,养好路是我们道班工人的本分。”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他还是坚守着他的信念。
200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追授鲍伟平为革命烈士。
(许静娴)
鲍伟平
袁鸿娟
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浙江畅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驾驶员
男,1971年1月出生,原丽水市景宁县公路管理段石竹岙公路养护管理站站长。
翁文光
女,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
绍兴市客运中心党支部委员、鸿娟服务组组长
男,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现为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有限责任公司
舟渡2轮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