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领跑县市(区)复选公示
读者姓名: 联系电话:
节能减排十大领跑县市(区)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瑞安市
瑞安市深刻认识到: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大的民心工程。近年来,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培育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瑞安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他们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上马,以结构调整促节能,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的产生;下大决心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为持续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加快技术改造更新,以技术创新求节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削减存量污染物;突出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循环经济型、清洁生产型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控制能耗和排放总量。
温岭市
温岭市把节能降耗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推进力度。他们从强化节能基础工作入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温岭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618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64%,比全省平均水平0.864吨标准煤低28.5%,比全国平均水平1.206吨标准煤低48.8%,温岭市主要耗能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在污染减排方面,该市全面启动制鞋区域环境整治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标整治,对56家企业下达了减排任务,促使企业建造污染防治设施,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降低物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余姚市
强化环保执法,集中污水处理,制度化河道管理,十余年间,姚江水质从5类水恢复至3类水;深入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7%;在更为广泛深入层面,余姚积极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涌现了一大批清洁生产典型企业,让原本被浪费的能源和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循环利用。近几年来,余姚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狠抓环境质量提升,成效十分显著。去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余姚市名列全省县市第三名。
义乌市
义乌市因地制宜,在资源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坚持环境优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商贸城市优势,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环保宣传、动员公众参与,不断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信访等工作,同步推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今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授予义乌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北仑区
北仑区全省首创的“能评”制度,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纳入前置审批。对年综合用能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量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合理用能评估审核,达不到要求的,不审批、不核准,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要求的,不予以验收。启动百家企业百项节能示范工程,已经带动全区GDP能耗下降2%。此外,北仑区注重创建“变废为宝”的循环链。在钢铁与化工行业之间,形成了“钢铁——污泥——稀有金属——化工”的循环;在电力行业与建材行业之间,形成了“电厂——粉煤灰——水泥”、“垃圾——垃圾发电——炉底渣——新型墙材”的循环。
临海市
临海市一直把绿色、生态、环保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基。该市把提高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作为实现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的关键环节,把终端能源消费量居前三位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化工制造业和建材行业作为节能的主要抓手,坚持结构性降耗、技术性降耗、制度性降耗三管齐下。围绕主要污染减排目标,临海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1~6月份,临海市现场监督检查2397人(次),现场检查企业402家(次)。
慈溪市
慈溪市把节能减排提升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万众的战略任务和尽为民之责、谋为民之利、兴为民之业、行为民之政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加大投入,狠抓整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效十分明显。2006年,该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其中规模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7.2%;全市环境质量总体趋于稳定,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率、城区污水处理率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9%、60%和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49天。
新昌县
新昌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采取经济、行政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用能企业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明显。近两年,新昌在废水治理、废气治理以及清洁生产和相关治污项目建设方面的总投入已达6.5亿元,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据环保部门统计,新昌江新嵊交接断面水质自2005年7月起COD达标天数逐步增加,COD最高浓度已下降了近二分之一。
瓯海区
瓯海区以义不容辞的决心、真刀真枪的措施和层层相逼的气势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他们抓项目管理,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上马,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生。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抓技术改造,加快技术改造更新,以技术创新求节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抓设施建设,加大治污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和治污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该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1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双减少”的态势。
诸暨市
诸暨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准入为手段,严格监管,落实责任,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公众主动参与的格局,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他们着力完善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约束机制和考评机制,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招商引资重要审核条件,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积极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对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衢江区
衢江区号召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硬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治旧控新,加大化工园区、矿产品加工企业、粘土砖瓦行业、农村环境污染、乌溪江水资源治理等五大环境污染整治,同时严格执行好项目落地决策咨询会议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监建并举,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和在线监测装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标本兼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
奉化市
奉化市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6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095吨标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7吨标煤,均低于全省和宁波市的平均水平。通过节能降耗的宣传和实践,该市节能降耗的氛围越来越浓,企业的行动正在趋于自觉,群众的节能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正逐步朝着有利于节能降耗方向稳步推进。
临安市
临安地处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水系的源头,环境容量小,做好环保工作责任尤其重大。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思路清、目标明,理念新、工作实,按照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生态市的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加强队伍建设,配强执法力量,在生态市建设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安吉县
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保护生态环境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现代化新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着力寻求生态资源与休闲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去年,安吉县获得了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和全国第一个生态县的称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格局初步形成。
建德市
建德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他们加大对先进成熟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完成了省级环境保护准重点监管区摘帽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削减COD 排放量601.0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06.44吨,分别完成全年削减计划的70.8%和58.6%。
椒江区
椒江区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推动、促进医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组织实施节能降耗技术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严格执行能耗标准,规范有序用电工作,积极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努力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目标。
“聚焦节能减排”系列专题
为进一步强化宣传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普及相关知识,弘扬先进典型事迹,促进节能减排在全省广泛深入地进行,本报于日前发起开展“聚焦节能减排”大型系列专题宣传活动,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还同步开展了“节能减排十大领跑县市(区)”推选活动。自7月3日本报第9版刊登候选名单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广大读者纷纷来电来函反映情况,畅谈体会;相关职能部门给予许多专业指导;候选县市(区)积极参与,奉献心得。现将复选名单公示如下,以进一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本次公示及读者投票截止日期为10月12日。对最后认定的十大领跑县市(区),本报将统一公告并对其作重点宣传,敬请关注。
读 者 须 知
1.请选定不多于10个县市(区),将其序号填入以下表格,邮寄或传真。
2.反映意见与投票截止日为10月12日,邮寄以邮戳为准,复印有效。
3.邮寄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报新闻大楼0120室,邮编:310039。
4.垂询电话:(0571)85310745 85310286 传真:(0571)85310644。
节能减排,时不我待,期待您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