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一”“十一”这样的节日,各种婚礼也相继拉开序幕。草坪婚礼、音乐婚礼、旅行婚礼、海底婚礼、空中婚礼……一对对新人迈入了新婚的殿堂。每年的这个黄金周期间,婚庆公司举办的各种婚礼都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更多的新人要求自己的婚礼个性化,与众不同。
回归传统寻个性
家住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的著名画家陈冰心教授,这两天正在忙自己的个人画展,但有件事却让他放下了手头的活。原来他从报纸上看到有位杭州的姑娘,为了想办一场与众不同的清末民初风格的古典婚礼,由于没有现成的婚庆公司承办,只好自己“折腾”,两年了,还是没办成。
今年已80岁高龄的陈冰心老先生想起自己家里还保存着母亲做新娘时戴的一顶凤冠,于是热心的老先生翻箱倒柜,把凤冠找出来,还特地为小姑娘准备了一份那个时期结婚风俗中的婚礼流程资料。
9月27日,这位姑娘特地上门拜访,说起自己为什么想到要办这类婚礼,她告诉老先生说,自己受邀当小姐妹的伴娘都许多回了,对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子白纱缎裙站酒店门口迎宾的婚礼仪式没了感觉。有一段时间,自己迷上了《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等连续剧,对剧中出现的婚礼场面发生了浓厚兴趣……
“试想一下,全场的红灯笼点起,有点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种色调,秀禾装造型的新娘子被人从金色帘子后带出,四个喜童提灯笼先行,是什么感觉。”她觉得中国人就应该举行中国人的传统婚礼。
老先生很赞同这位姑娘的想法,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把自己的婚礼办得有个性一点,这是好事。毕竟一些婚俗传统还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如果结合得好,更能体现文明和喜庆的双重效果。
农村婚礼除陋习
阿强这两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回金华老家参加婚礼,刚开始妻子很不情愿,后来觉得与其到拥挤的景点去玩,还不如回丈夫的老家,去农村,参加一些活动还是很有意思的。
他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婚礼和城里基本差不多,去年国庆侄子办喜事,除了按照农村当地的一些传统礼数,其他的也都学城里的,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手捧鲜花,由西装笔挺的新郎手挽着手,到附近的山坡上拍照。
唯一和城里不一样的,就是婚礼给人的感觉很好,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平时再有矛盾什么的,在对方办大喜事这天,也必定笑脸相对。这种感觉就来自于迎亲当天最热闹的宴请,10几桌酒席就摆在院子里,你想不到的是,无论桌凳、碗筷都是乡亲们自愿从家里凑来的,就连大厨也是村里烧菜高手自愿“组团”的。从帮忙张罗到洗菜、摘菜、配料和端盘子,都是村里邻居的义务帮助。阿强和妻子最羡慕的就是这种和睦相处的气氛。他们说参加一场农村的婚礼就像上了一场社会教育课,受益匪浅,所以,只要老家办喜事,他们再忙也都要赶回去。
集体婚礼成趋势
9月29日,奉化市力邦社区为10对社区居民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社区居委会主任蔡烈烽说:“我们在社区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简单、新颖而庄重的婚礼,其实,这也是今后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不过,今后的集体婚礼,会更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如在婚礼上的宣誓,是对婚姻的承诺。除了新人之间相互承诺,新人们还应公开向在场众多的社会上的群众、向亲朋好友承诺,这种承诺是以人格作担保,对于坚守和巩固婚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位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都会永远记住自己的承诺。”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传统婚礼最大的弊端就是繁文缛节太多,集体婚礼中郑重的诺言和宣誓更加让人长久怀念。现代集体婚礼中一些时尚而高雅的仪式,比如喝香槟酒、向父母、亲友三鞠躬、发射礼炮等都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既富有传统文化风格又兼具现代文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