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拼命三郎”星师傅
· 祖国喜庆,我们收获爱情
· 北京4名球迷
被罚禁止看球一年
· 人性化管理助推“文明出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民情直通车昨日驶进奉化“力邦民工村”,与二千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一起,参加十对新人的集体婚礼
祖国喜庆,我们收获爱情
本报记者 洪加祥 张品方 奉化市报道组 王校美
  这是一个新型的村庄,每当茶余饭后,这里南腔北调,听不到有人讲本地话,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2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称其为“力邦民工村”;

  这是一个年轻的社区,隶属奉化市西坞街道,正规地名叫“力邦社区”,尽管清一色的年轻人户籍不在此地,却能在此“安居”,并在附近33家企业“乐业”……

  今天下午,本报民情直通车驶进奉化市力邦社区,与社区一起为10对外来民工举办隆重的集体婚礼。110米长的红地毯隐含着新人的“一心一意”,新人们互送爱语、互赠戒指见证着忠贞的爱情。在广大外来工簇拥下,10对新人徐徐走向婚礼的殿堂……附近的条宅村布龙队、庄家村舞龙队以及镇海区后大街社区龙鼓队赶来助兴,社区文化广场顿时龙飞凤舞,鼓乐齐鸣。

  清晨,奉化街头百姓就看到婚礼已拉开序幕:随着这些新人在市区婚纱摄影店化妆、穿婚服与披婚纱,他们成为这个城市最美丽的新郎与新娘,并与来自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农村的父母兄妹等68人,一起免费乘上宁波市海曙区客货车队新风文明班提供的30辆披红挂彩的出租车,浩浩荡荡缓行在奉化城,绕城一周,令当地不少适龄青年啧啧称奇。

  奉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海茂说:“奉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外来工的辛勤工作分不开,他们也在第二故乡收获了爱情。举办这次集体婚礼,不仅是对他们把他乡当家乡、变客人为主人的鼓励与肯定,更是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良好风尚。”

  “大家小家一起建设”

  活动现场,记者找到一位来自保定的民工小黄。5年前,作为第一批居民进驻力邦村时,他才19岁。他说,他们这批民工大部分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在哪里。因此,他特别渴望能像眼前这10对新人那样,在第二故乡找到知音,收获一份感情。

  10对新人为何选择国庆节举办集体婚礼?社区副主任蔡荣华告诉记者,因为外来工深深懂得: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相连,为共和国服务,建设大家,才能创建自己的小家,因此,他们说,选择国庆节结婚,要让大家小家一起建设。

  作为10对新人中的一对,刘丽娜夫妇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一点。她5年前从河南农村出来,在这里一家公司打工,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宁波市劳动模范。

  现在,她兼任社区团委书记。她说,全开放的力邦村,以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她组织团员青年搞安全调查,把民工的建议、要求整理出来,引起社区的高度重视。如今,社区楼道木门改成铁门,每个楼道口装上摄像头,保安室安装上监控设备;前一段,社区开水房开水提价,每壶从0.15元提至0.2元,居民很有意见,她积极向社区反映,使开水价格重新降为每壶0.15元……在这些细微的服务中,她赢得了大家的尊敬,成为社区人青春的偶像,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民工婚礼也浪漫

  “我们和祖国一起喜庆,要让自己的儿子见证我们迟到的婚礼!”原先见到陌生人会脸红的安徽姑娘李春兰与湖南小伙唐臻,这次却落落大方,牵着2岁儿子唐志成,出现在集体婚礼上。

  李春兰告诉记者:两人在力邦村认识,力邦村是他们的“红娘”。前年国庆节,他们领了结婚证。但在斯迈克公司当车工的唐臻,因工作任务重,节日里要加班,因此,他们没请家人,没举行婚礼,两张床搬进一屋,就算成家了。

  社区举办集体婚礼,他们觉得很有意义,就想着要给自己补办婚礼,得到了社区的支持。唐臻请父母把2岁儿子从家里带来,想不到,双方父母不约而同都赶来了,男方的舅舅、舅妈、弟弟,女方的大姐、小妹也赶来了,见证他们迟来的婚礼。

  来自山东郯城的刘艳与周文明,双方父母与亲戚都来了,但两人的结婚证还在申领中。刘艳说,她也是2002年第一批入住力邦村的居民,所以,社区的第一次集体婚礼她当然要参加。为此,她昨天找到当车工的未婚夫周文明,两人决定马上结婚。

  两人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为何不能先参加婚礼、再领结婚证?社区干部被他们的真诚与浪漫所感动,特地同意他们参加了婚礼。

  婚礼声中探婚房

  力邦社区是本报的一个基层联系点。有人说,10对新人最“厉害”的,要数安徽泗县农村姑娘曹玲艳,她原是波导公司流水线工人,现在社区开服装店,如今又找了奉化青年结婚,故事片《两只蝴蝶》就是以她为原型拍摄的。她在城里有了120平方米的商品房。

  据了解,另外9对新人的婚房,除今晚由当地热心人士资助,在宾馆开房当婚房外,明晚起,她们就要住进社区为他们腾出的9间小套婚房。记者探访了这些婚房,发现婚房门口、窗户上已贴着大红喜字和窗花,内有卫生、淋浴间和厨房,卧室里的用具也崭新齐全。

  记者了解到,力邦村2800多名外来工都到了谈婚论嫁年龄,5年来,他们中已有100多对青年在异乡结婚。下半年,这里将有一批青年又要步入结婚殿堂,现在社区人担心,如果没有婚房,这些人在异乡就无法成家。还有,社区至今没有幼儿园,小孩入托怎么办?

  据了解,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力邦村二期15亩土地、6幢的民工婚房工程已开工,所建600多套50至80平方米的小套婚房,可满足近期民工部分结婚用房。此外,社区准备建造400平方米房子、600平方米场地的幼儿园,到时可接收150多个民工子女入园。

  (本报奉化9月2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祖国喜庆,我们收获爱情 本报记者 洪加祥 张品方 奉化市报道组 王校美 2007-9-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650049EE71[A1-洪加祥≈A2-张品方≈A5-王校美≈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