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杭州的庆春东路上,俞曙光一眼看到隔离带的花坛里种的小灌木,是“地中海荚蒾”。这种晚冬初春开花的常绿耐寒植物,最适合这个时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从读书的时候起,俞曙光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有空余的时间,他就到处去看植物。最常去的地方是花圃、植物园、浙大华家池校区,他的足迹还到过灵隐、茅家埠、太子湾。他说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说,杭州简直就是一本最佳的天然教科书,经常可以在这里看到观赏植物的最新品种。
园林专业毕业的俞曙光,大学里还学过动物学、盆景制作、插花、风光摄影,甚至电影欣赏。他觉得园林的最终目标就是美化环境,这是跟室内设计“一墙之隔”的学问,未来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对专业的兴趣,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季梦成教授说自己当年在学校里最早学的是作物栽培,后来慢慢对植物学感兴趣,然后一直做到了今天。他劝导现在的学生,内心少点浮躁。做学问的时候,不要仅仅以“实用”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任何事物的“有用”和“没用”都是相对的。
俞曙光说,在龙王山的野生藤本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植物。他在龙王山发现的180种藤本植物中,目前真正在城市绿化中可以找到的,只有为数不多的20几种。“最常见的,多数是紫藤、常春藤、金银花、扶芳藤、爬山虎、络石、常春油麻藤等,造成景观效果单一,而且乡土特色不明显。”即便是品种单一,应用也不是很广泛。
不过自从在园林部门工作之后,他也有新的发现,杭州钱江三桥的桥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已经种上了爬山虎、凌霄、常春藤,成为了城市里一道不错的风景。藤本植物的特点是用地少,生长繁殖速度快,俞曙光的想法是,杭州那么多天桥、高架路,都应该用合适的垂直绿化植物将它们“妆扮”起来。
他希望开发利用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可以成为更多人关心的话题。有更多的力量,来一起做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挥它们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方面的优势。“自然界里,还有很多人们没有发现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