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永远的丰碑是这样诞生的
· 探秘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去年6月30日刊登特稿《永不凋谢的杜鹃花》后,新四军女烈士施奇的事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平湖市委、市政府及当地有关部门决定为施奇烈士建造铜像,并将于今年国庆期间安放在当地著名的东湖风景区。
永远的丰碑是这样诞生的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国庆节前夕,平湖市美丽的东湖景区人头攒动。人们在相互传递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烈士施奇要回家乡了。记者在东湖之畔看到,一米多高的水泥基座已经建成在鲜花丛中。今年国庆期间,施奇烈士巨型铜像将在这里高高耸立。

  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杭州、平湖等地的相关人员,又一次感受到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之情。

  “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

  施奇,1922年出生。由于家境贫困, 14岁那年进了上海一家缫丝厂做童工。淞沪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奔赴抗日前线抢救伤员。1938年8月,在皖南泾县参加新四军,被编入军部教导队学习,任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军部速记班,随后被调到军部机要科,并担任江北大组的组长,很快受到叶挺和项英等新四军高级将领的信赖。

  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施奇镇定地译发电报,保持与党中央的联系。当敌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时,她按上级命令毁掉电台,烧掉密码。施奇在突围时不幸被捕,十几名凶恶的敌人对她进行百般摧残,威逼她自首。施奇在遭受折磨后身患重疾,但面对淫威,坚贞不屈,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拒绝敌人的诱降。敌人恼羞成怒,将她关进上饶集中营。

  1942年5月,日本鬼子向上饶进逼,国民党反动派狼狈溃逃。这时,敌人把施奇秘密地抬到茅家岭的一座小山脚下,特务把一团棉花塞进她的嘴巴,把她推下了一个事先挖好的土坑内。

  年仅20岁的新四军战士施奇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作家伏契克在他著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写道:“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今天,人们要为施奇烈士建立铜像。

  这尊铜像是一座永远的丰碑,施奇的精神必将鼓舞和激励人们在新时期牢记历史,阔步向前。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许多文件被毁,有关施奇的文字资料已无可查。关于施奇的籍贯,曾经有平湖和长兴两种主要说法。这两种说法来自于一位叫毛维青的新四军老战士。

  杭州市离休干部毛维青今年86岁高龄。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她是与施奇相处时间最长的战友。

  皖南事变爆发时,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新四军,实行血腥的屠杀。在激烈的战斗中,毛维青、施奇不顾安危,一起镇静地译发电报。最后,她们奉命烧毁电台与密码。在突围中,部队被冲散了,两人失去了联络。两个多月后,毛维青和施奇相逢在上饶集中营。这时候,施奇已经被充满兽性的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施奇牺牲20年之际的1961年,在《中国妇女》杂志第7期上,人们读到《忆施奇》一文。毛维青撰写的这篇回忆文章让当时的读者认识了一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据毛维青回忆,施奇在狱中说过,自己是平湖人,父亲在平湖南门外的糖坊内做工。毛维青越狱后的第二年,化装成商人去平湖寻访过施奇的亲人,但无结果。

  2005年,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写新四军人物传,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将“施奇烈士”条目的写作任务落实给了毛维青。当毛维青找出她原保存的施奇的资料时,发现了曾是施奇工友的黄洪年和吴林两人1987年的来信,信中提到施奇是长兴人。毛维青据此在人物传写作中将施奇改写为长兴人。

  这样的变化让平湖市史志办公室的同志们忙碌了起来。本着确定烈士籍贯的严肃态度,他们从去年夏天开始重新查阅档案、召集资深党史研究者研讨分析,并且走访有关各地调查取证。由于黄洪年介绍说施奇当时是做童养媳逃离家乡的,怕婆家到上海追寻,所以几年来除上工外,都在工棚里躲着。因此,史志办公室的同志与毛维青一起分析认为,当时施奇做童工时所说的老家地址不一定真实,而她参加新四军后并当毛维青准备越狱前告知的话不会有假。对于施奇的籍贯问题,毛维青建议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根据这些材料再作一次核定。最后,省委党史研究室明确了原定的结论。至此,施奇籍贯终于确定为平湖市。

  平湖市委书记孙贤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浙江日报》刊登特稿《永不凋谢的杜鹃花》后,在平湖市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施奇是平湖的女儿,更是浙江的女儿。她是我们这块土地上永远的丰碑。平湖市委、市政府及当地有关部门决定为施奇烈士建造铜像,安放在最美丽的东湖景区。

  今年夏天的杭州很热,雕塑家高照却说,他的心比夏天的天气还热。因为他在古稀之年实现了夙愿。

  今夏8月的杭州,酷暑难当。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大栅里,人们看到高照教授每天早晨6时准时入棚,晚上9时过后方才离去。高照,正在以惊人的毅力实现自己几十年来的夙愿:为烈士施奇创作大型铜像。

  此时的高照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他的身份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40多年前,当他还是一个美术学院学生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大型浮雕的设计与创作活动。就是在那时,他的脑海里刻下了施奇的英雄事迹。

  施奇牺牲之时的年龄与当时的高照相仿,高照因此将施奇视作同龄人。他决意要用自己的知识为施奇立像。回到西子湖畔不久,适逢毕业创作拉开帷幕。高照心中的施奇形象立刻浮现在他的眼前。虽然当时尚无施奇的照片资料公之于世,高照却已经从上饶新四军老战士的口头描述中熟悉了那一位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健康丰满留着短发的女战士英姿。于是,施奇成了高照完成毕业创作的唯一选择。

  就这样,与真人同等大小的半身石膏塑像《烈士施奇》在1961年的夏天诞生了。高照满怀革命感情创作的这尊雕塑作品后来被母校送往北京,参加浙江美术学院历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且登上《浙江日报》的版面。 遗憾的是,雕塑《烈士施奇》在“文革”期间失踪,无人知其下落。从此,高照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再为烈士造像。

  2006年6月30日,本报刊登特稿《永不凋谢的杜鹃花》一文后,平湖市委经过研究,采纳当地史志办公室和群众的建议,决定为施奇烈士建造铜像。按照报道中提供的线索,他们在杭州找到了高照。

  一生中已经创作过大小60余座雕塑的高照,将这次创作看得很重。接受任务后,他认真思考,先后提出“峥嵘岁月”、“她在丛中笑”和“杜鹃红遍、英灵凯旋”3个关于施奇烈士雕像的创意,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角度走近施奇,寻求烈士造型、革命历程以及地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和谐统一。

  与46年前创作毕业作品《烈士施奇》时相比,如今高照的案前有了多张施奇遗照。但是,作为一位雕塑家,“作品与人物像不像”的问题早已不是高照的唯一追求。他希望在准确造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一代革命先烈的精神状态,以朝气蓬勃的青春形象,赋予施奇和她的战友们更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底蕴。高照认为,走出刻画英雄的传统模式,可以使施奇烈士在今天的观众中更具有亲和力。

  高照创意既定,便认真做起了小稿。一个星期后,他的3个泥塑定稿完成了。然而,就在他开始翻制石膏像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使用的肥皂水过期,失去油性,增大了泥塑模体与石膏的粘性,石膏像与泥塑模体全部报废。这时,离领导和专家审稿只剩3天。

  于是,通宵达旦的灯光成了高照的伙伴,忘记年龄的老雕塑家硬是在指定的时间里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接下来,是制作放大稿。2.5米高的施奇烈士泥模需要上千斤泥料。从不请人“堆大泥”的高照延续了他几十年的习惯,自己动手,直至两腰巨疼,动弹不得。

  高照的肉体痛苦换来的是无限的精神享受:大型铜像《施奇》带着胜利的微笑走来了。

  

  病榻上的沈爱平,只能朝着照片上的施奇铜像,再一次举手敬礼。

  施奇烈士铜像即将在平湖东湖景区安放。当地有关部门还将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家住上海的离休干部沈爱平收到了平湖市的邀请,请她出席烈士铜像安放揭幕仪式。但是,就在为施奇烈士撰写回忆文章,并准备出行时,万分投入的78岁老人心潮澎湃,病倒住院。

  “施奇是我唯一的入党介绍人,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沈爱平深情而缓慢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正在上海市华东医院的一间病房里。

  沈爱平祖籍江苏无锡。1938年9月,沈爱平光荣地成为一名新四军女战士,也就在这一年,她与施奇成为战友。入伍后的沈爱平被编入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女生队学习,而施奇就是沈爱平所在班的班长。沈爱平回忆,施奇是一个学习刻苦、乐于助人的姑娘。沈爱平比施奇年长一岁,但是,在她的眼里,施奇却像一位大姐姐。“我入伍时没有军服,施奇就把自己轮换穿的一套军装借给我穿,并且仔细地向我介绍部队学习和生活上的规章制度。她像姐姐那样关心照顾我。”沈爱平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施奇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沈爱平,更在思想上帮助她。施奇说:“要革命,就要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施奇的帮教下,沈爱平进步很快,教导总队政治部组织科及时派人与沈爱平谈心,确定了这个根红苗正的发展对象。

  沈爱平入党后,她唯一的入党介绍人施奇就奉命前往新四军军部机要科工作。两位女战士从相识到分别总共只有短短两个月,但是,施奇已经刻在了沈爱平的心中。

  记者将施奇烈士铜像照片送给住院的沈爱平。病榻上的老人立即捧在手上端详:“就是她,她就是施奇!”沈爱平激动地说着,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

  1939年初夏,沈爱平被派往江北新四军四支队工作,一直没有施奇的音讯。直到1943年的冬天,沈爱平在新四军二师政治部主任余立金处遇到叶挺侄子叶钦和时,才知道了战友施奇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

  那时,施奇牺牲已经一年多了。沈爱平跑到户外,冲着江西方向,流着泪行了一个军礼。

  沈爱平说,自己的健康一旦有了好转,一定立即出行。现在,她只能朝着照片上的施奇铜像,再一次举手敬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永远的丰碑是这样诞生的 ■本报记者 刘一丁 2007-9-28 48256F32002924A648257361002059BB[A1-刘一丁≈B1-黄采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