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江干区报道组 余丽丽 阮骏 记者 陈纪蔚) 每个月的15日,是杭州市江干区机关干部比较“难过”的一天。这一天,全区政府机关干部都要在庆春广场集体“晒作风”,现场接受群众的评判和投诉。这种活动形式被江干区称作“阳光驿站”,是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后江干区的创新举措。
除了每月15日的集体“晒作风”,江干区的“阳光驿站”活动,还在每一个街道(乡镇)都设立了一个效能投诉窗口、一条效能诉求专线、一支诉求受理队伍和一个社区(村)民情工作岗。
为民办事效率高还是低、态度优还是劣,随时都要被放在群众面前“晒”,这一招让江干区机关干部绷紧了为民服务的“弦”。采荷街道陈大伯所住单元楼水管的水表数字与实际用水量相差过多,邻里之间为此闹过不少别扭,但长期没有解决。老陈把问题反映到了“阳光驿站”后,不出3天,街道、社区和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来现场协调,很快整个单元楼受损的水管全部更换了。
为了提升在群众心目中的满意度,江干区的机关干部们改“等群众上门”为“上群众家门”。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每月各街道、镇组织开展一系列“110”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凯旋街道推出了每月一班的“民情直通车”,由1名街道领导和2名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司乘组”,轮流在各个社区现场处理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凯旋街道还成立了一支民情直递员队伍,采取上门约访、入户征求意见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闸弄口街道则推出了“民情工作站”,只要听到群众反映的难事烦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如天杭社区附近棋牌室夜间噪音大,民情工作站值班的党员干部就上门和附近居民、棋牌室业主协商,还群众安宁的夜晚,群众直夸“靠得牢”。
江干区规定,“阳光驿站”活动中群众对机关效能投诉的受理情况、群众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等,与这个(街道)部门的年度考核挂钩。各街道、镇还把群众的服务评价结果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江干区还将根据前一段时间“阳光驿站”的运转情况,进一步完善服务、效能、运作等方面的制度,努力将“阳光驿站”打造成党政机关与市民群众沟通的“聊天室”,为民解忧的“出警室”,服务社会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