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泰山”
圣米歇尔山又被称为“西方名胜”,坐落在距离诺曼底海岸2公里的大海上,面对英吉利海峡。小岛呈圆锥形,底部周长900米,山头高出海平面78米。
早在古罗马时期,这里还不是一座孤岛。当时,也许是凯尔特人将这里作为墓地的缘故,这片渺无人烟、阴森昏暗的山崖被称为“墓石山”,罗马祭司们常到这里来祭拜落日,这一祭祀礼仪保留至今。
公元5世纪时,海岸的一部分下沉没入海水,墓石山因此变成了一座小岛,距离陆地大约6公里。每天只有两次退潮时才露出满是淤泥的底部,打开一条通往小岛的危险之路。
早在公元8世纪,人们就开始在岛上修建教堂。如今,岛上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1至16世纪的拉梅维耶尔修道院。它矗立在狭窄的山崖上,整个建筑结构呈垂直状,用巨大的墙垛支撑着,上边高耸着一个回廊,好像空悬在天水之间,如同它的名字“奇迹”(lamerveille在法语中意为奇迹)一样,被视为不朽的杰作,与周围宽阔的海湾融为一体。
如今,圣米歇尔山已经成为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之为“法国的泰山”。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之后,圣米歇尔山更是成为旅游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泥沙长期沉积 “孤岛”将“不孤”
圣米歇尔山的最大特色是每天都上演潮汐。由于它所处的水域是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交接的地方,水位落差最大能达到14米。每到傍晚时分,海水因月球引力的影响而产生周期性上升现象。于是,来自大西洋的海水以每秒两米的速度奔涌而来,淹没连接小岛和大陆的堤道。几十分钟内圣米歇尔山就成为彻底的孤岛。
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待翌日天明时,海水已退回原处,小岛又恢复了原貌。
几个世纪以来,迅猛的涨潮一直是圣米歇尔山的一道著名景观,观潮成了圣米歇尔山一大特色。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来,刹那间将四周的流沙淹没,变成一片汪洋,只有一条1877年修建的堤道与大陆相连。每年春天和秋天,会有两次大潮出现,一次在3月21日左右,另一次是9月23日左右。每当此时,圣米歇尔山都会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每当潮水退去时,都会在沙地上留下大量沉积物。随着人们对农田的开垦,以及运河、堤坝、停车场等设施的建造,沉积现象不断加剧,原来的海滩由于路堤阻挡,无法在退潮时将泥沙冲走,逐渐变成了陆地。久而久之,山周围的地势渐渐变高,现在只有在天文大潮来临时,圣米歇尔山才会显现为海岛。闻名世界的“孤岛仙山”面临着“孤岛不孤”的严重威胁。
据专家估测,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圣米歇尔山将在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届时将不再有“孤岛”和“仙山”,留给人们的只是与大陆连成一片的平地,唯一可看的也许就只是矗立在平地之上的一座雄伟的修道院。
2亿欧元的拯救 恢复“孤岛仙山”
面对可能出现的“孤岛不孤”的危机,法国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自1995年开始,恢复圣米歇尔山海岛风貌的工程就成了法国民众热议的一个话题。
经过多方论证之后,2006年6月16日,时任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抵达圣米歇尔山,正式启动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改造工程。
这一总投资达2亿欧元的大型工程由圣米歇尔山海湾混合工会承建,由欧盟、法国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单位共同出资,工期预计为6年,其间游客可以继续到圣米歇尔山观光。
工程以在古埃斯农河上建造一座水坝开始。古埃斯农是流入圣米歇尔山海湾的一条河,水坝工期为30个月,将于2008年底竣工。
涨潮时,它将把古埃斯农河灌满海水,落潮时把海水泄掉,从而产生一种抽水效应,便于清除沉积物。
水坝距圣米歇尔山2公里,坝上将建造一座步行桥,桥上还要建一座亭子。立于亭中,可以欣赏整个海湾风景。
根据索格雷阿实验室的模拟测试数据,水坝运行8年后,可以清除80%的沉积物,从而保持“孤岛仙山”的原貌。
由于长堤公路阻碍了水流的自由流动,加剧了圣米歇尔山周围的泥沙沉积,改造工程还将新建一座近一公里长的高架桥,预计2008年初开工,2012年完工。届时长堤公路将被拆除,游客可以乘坐汽车,经由高架桥,直达圣米歇尔山顶。
(综合《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