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的绸扇舞起来,欢乐的歌声响起来,绚丽的舞台灯光映照着台下张张兴奋的笑脸。今天晚上,1000多位来自建筑行业的民工兄弟欢聚一堂,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工地上,边吃月饼,边看演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前夜。
离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观众席里就坐满了翘首期盼的民工兄弟。来自江西景德镇的李春贵是某建设公司的电工,他告诉记者,在杭州已经度过了11个中秋节,虽然每年都在异乡过节,但并不感到遗憾。“你看,我在这里不仅讨了个浙江老婆,还生了个乖巧的女儿,杭州就是我的家了。”1995年,李春贵刚来杭州的时候,那时想往家里报个平安都不方便,只能写信,现在有了手机、小灵通,方便多了。“上午我还特意打电话回去,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提早半个小时下班,因为工会为大家准备了中秋晚会,家里人听了都很高兴。”
“发月饼了!发月饼了!”随着主持人阵阵欢快的声音,晚会还没开场,就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每位在场的民工兄弟都领到了一盒楼外楼月饼和两本关于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病防治的小册子。来自安徽安庆的小伙子余意捧着包装精美的月饼,左看右看,笑开了花。“这月饼好啊,杭州名牌!”余意憨厚地说,“我舍不得吃,寄回家给父母尝尝。”而另一位小伙子郭亮波则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两本小册子,仔细看了起来。
《奔小康》、《十五的月儿十六圆》、《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个精彩的歌舞节目赢得了民工兄弟阵阵热烈的掌声,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的愿景。在一家钢构公司做电焊工的河南籍民工骆开燚告诉记者,平时民工工作都很忙、很累,希望今后能多看到这么好的文艺节目,舒缓他们的疲惫和压力。
今天的晚会上,民工成了演出的主角。来自河南安阳的刘小强演绎了一曲《天堂》,嘹亮的歌声仿佛把观众带到了辽阔的北方大草原。“演出过不少场,但为和我一样的民工兄弟演出,还是第一次。”这位刚刚获得杭州市外来创业者声乐大赛金奖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今天在场的观众中有许多是他的河南老乡,在中秋节前夕,能为老乡们歌唱,感到分外亲切。
来自江苏扬州的电焊工陈国余和妻子一边看演出,一边感叹:“打工走了许多地方,还是浙江最好。虽然这个中秋我们不能回老家和父母团圆,但在杭州,一样感觉很好。”
迎着微微的晚风,指着不远处未完工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陈国余真诚地说:“希望它能快快建成,也算是我们献给第二故乡人民的礼物吧。”
(本报杭州9月2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