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大学生创业:怎样从书桌上瞭望世界
· 美国大学生:
创业竞赛
孵化新兴公司
· 面临“生存之坎” 学生创业需正视“宽进严出”
· 创业投资刚起步
大学生创业“知易行难”
· 做最适合自己的事 找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切口”
· 提高创业成功率 创新意识与创业环境不可或缺
· 财富目标外的社会责任
很多学生拥有“创业冲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业投资刚起步
大学生创业“知易行难”

  虽然自主创业一次次引起中国大众的关注,却始终未成气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比如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至23%。而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就一些分析数据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

  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差异。

  在三年前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中,厦门大学做了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有52.8%的人声明参加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这无疑表明,过半的人参加计划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给找工作增加筹码。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信息服务行业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齐全。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融资相当困难,因而许多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

  从创业模式来看,西方高校起步早,且崇尚创新和个人价值,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多数都具有可行性。而在中国,虽然各高校BBS创业论坛有大量“创业宣言”和寻求创业合作的帖子。但就记者观察,大多数创业者仅构思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对运作模式、盈利点、投入产出、计划书等一些创业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无法给出清晰解释。

  就创业领域而言,美国大学生一般选择高科技领域创业,而中国则有相当大部分是从事家教、开小店、农业养殖等创业活动。

  除了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外,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差异。如美国的教育是服务型、开放型的,学生往往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性格。而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大部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加上太过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园谱写创业史的不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创业投资刚起步
大学生创业“知易行难”
2007-9-25 浙江日报000102007-09-25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