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办了一件大好事,给我们送来了大‘孝子’。”今天上午,由浙江日报社、嘉兴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日报嘉兴分社、南湖区委宣传部和南湖区妇联承办的“浙江日报‘读者日’南湖邻里助老行动”,在嘉兴新兴街道西丽社区正式启动。在活动现场,已经与同一社区居民结上对的嘉兴南湖区枫杨社区的91岁高龄老人沈祥耕高兴地告诉记者。
活动中,有百名“空巢”老人与百名志愿者结对。他们都是社区里的普通居民,前段时间听说由本报等单位举办的“读者日”活动将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结对帮助“空巢”老人,纷纷踊跃报名,几天时间内100个志愿者的名额就被抢订一空。经过相应的各类互助培训后,从今天开始,他们将对“空巢”老人开展每日必访等活动,嘘寒问暖,有难必帮。来自新嘉街道花园社区的志愿者顾忠烈说:“浙江日报等单位组织的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不仅能帮‘空巢’老人解决困难,还能在全社会弘扬敬老爱老的文明风尚。”
在参加此次活动的大多数志愿者和“空巢”老人看来,“南湖邻里助老行动”就像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双方从互不相识迅速变成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家住枫杨社区的张发强今年45岁,今天结对帮助同一社区的沈祥耕,他说:“没有这次活动的组织、安排,我不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在结对现场,张发强就与沈祥耕拉起了家常,了解到沈祥耕有个习惯,喜欢半个月理一次发。曾学过理发手艺的张发强立即风趣地说:“以后我会登门理发,你的头我包了。”沈祥耕也把志愿者当作了自己的孩子,说出了另外一个难题:他喜欢用黄豆粉自制豆浆当早饭,但原先附近的一家磨粉厂搬走了,磨豆子十分不便。张发强一听,马上向他打听磨粉厂的新址,并承诺帮老人去磨粉。
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南湖区众多“空巢”老人此前“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从此将得以改变。由于行动不便,家住新兴街道真合社区王冠里的“空巢”老人屠惠芳今天没到活动现场,却同时有两名志愿者和她结对。中午时分,在屠惠芳家采访时,记者正巧碰上新结对的志愿者童永琴为她送来饭菜,一荤一素,可把老人乐坏了。今年84岁的屠惠芳没有子女,但关心她的“亲人”却不少,住对门的钱有娜就是其中一个。钱有娜也有70岁了,但对屠惠芳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在这次活动中,钱有娜顺理成章地和屠惠芳结成对。但社区干部考虑到钱有娜年龄偏大,又另外招募社区干部童永琴和她结对。两位志愿者贴着屠惠芳老人的耳旁亲密地说:“以后,我们会比以前更细心地照顾你的生活。”
在活动现场,“空巢”老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希望有人陪着多聊会天。本报记者陈培华结对的吴孝顺老人性格孤僻,很少与人打交道,但他对新鲜事物却很感兴趣,经常随身带着一台数码相机。记者与他论讨摄影时,他兴致盎然。记者准备购置一些摄影画刊送与老人,并希望有机会带他出去采风,他听后开心极了:“你们这么忙,还能想着我们,真太感谢了。”
今天最小的“志愿者”是8岁的黄星怡小朋友,由奶奶徐雅香带着前来参加活动。徐雅香说:“孩子能为孤寡老人带去更多的欢乐,也能培养他们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品德。”徐雅香是西丽社区的文艺骨干,这次她与同一社区的吴文英老人结对。自老伴去世后,吴文英老人一直过得不开心,徐雅香希望自己开朗的性格能感染她,让她加入到社区老年活动队伍中来,摆脱心理阴影。黄星怡一声亲切的“奶奶”,让吴文英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南湖街道副书记张剑舟在活动现场很感慨:“这些年看《浙江日报》,觉得关注民生的报道越来越多,离百姓越来越近了。希望今后党报在更多方面不断创新,越来越受读者欢迎。”建设街道妇联的梁粤提议:“希望党报互动的活动和栏目越来越多,让‘读者日’永不落幕!”
(本报嘉兴9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