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城市“面孔”在悄悄发生变化:沪宁和杭宁高速公路进城段,沿途开山采石留下的“疤痕”不见了,变成了绿油油的树丛;十里秦淮重现当年清水游鱼的情景……
“大厂”的自我“涅槃”之路
大厂区,这是南京的一个区名。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南京的产业特点: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京石化、南钢集团……南京主城区的周围,遍布着一个个巨型企业,不但向周围的空间喷出大量的热量,还带来让人头痛的环保压力。
近半个世纪,空中飘荡的“黄龙”、硫酸味以及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家住“南化”公司附近的陈先生从童年走向中年。“现在这些现象都没了。”他欣喜地说。
5年之内,堪称中国化学工业摇篮的“南化”实现了“凤凰涅槃”:关停15套老装置,彻底消除了废液废渣;两套双加压法硝酸装置彻底消灭了“黄龙”……走进“南化”公司已投产两年的新硫酸装置区,再也闻不到硫酸味,听不见轰鸣声。
陈先生的感受,并非孤例:南钢集团建设了熄焦余热、大高炉煤气、大转炉煤气回收发电装置,使自发电量占到了总用电量的45%,还减少了废气废渣的排放;金陵石化接连上马两套回收装置,含硫气体回收生成硫磺,含硫石油焦则做化工原料……与“九五”末相比,南京市单位GDP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下降75.4%和80.4%。
从2004年以来,南京在环保方面直接投入260亿元,年增幅22%,高于GDP增幅7个百分点。
化工是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可是为了环保,南京“壮士断腕”,决定除化学工业园及其配套区和金陵石化区域外,其他地区禁止新建任何化工项目,也不得批准任何形式的化工改、扩建项目。2008年前,南京市要关闭136家小化工企业。
南京化纤、钛白化工等10家重点污染企业已经被搬迁出城区;另有20家企业也在陆续搬迁改造……
绿化和控制扬尘,让城市变清凉
记者到南京的感受是:眼中全是绿,城市中全是绿,绿让南京城变凉。从2002年起,南京新增植树造林93万亩,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南京农业大学作了一个测评:南京高速公路100米宽的防护林带平均降噪20分贝以上,夏季降温2%至4℃,提高大气相对湿度10%至20%,吸收二氧化碳58.8万吨,氧气释放量约42万吨。
南京人还把目光投向了建筑工地这个“扬尘制造点”。日前,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控制工地扬尘的“千里眼”。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旦发现有任何导致过多扬尘的情况,建设部门就会对施工方提出改进要求。今年年底前,这个系统将覆盖主城内全部200多处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