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国务院救灾工作组
来我省视察灾区指导救灾
· 我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载誉归来
· 白鹭嬉水新安江
· 《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 愿“公交周”的新风常吹
· 省红十字会
救灾物资启运灾区
· 首批66个全国“巾帼示范村”被授牌
· 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紧急出征
· 我省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
· “西泠印社·日本天溪会书法交流展”举行
· 上海:引领长三角发展的龙头
· 新浦东 新气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韦帕”袭来,苍南60名“的哥”穿行于沿海山区,驰援遇险群众,抢运抗灾物资——
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紧急出征
本报记者 胡 振 余 勤
  9月18日正午,当“韦帕”台风紧急警报响起,从各个街区赶来的出租车,在苍南龙港的礼品城广场集结出征。油箱灌满了,并备上救生衣、绷带、创口贴,还有橡皮救生艇。为了不给乡村添负担,每人还带上3包方便面和几瓶矿泉水……

  这支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是今年6月在全县上千名“的哥”中志愿招募的,成员多数是来自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的外来务工者。他们路熟,车稳,善于处置各种路况意外,今年8月间“蝴蝶”、“圣帕”台风袭击苍南之际,已经有过出色的救援。眼下“韦帕”肆虐,他们听从新的召唤,三四辆车编作一组,分赴沿海、山区。此行一去,明摆着丢了许多生意,而且自掏油费,但比起平时的出车上路,今天他们多了一分神圣和高尚的使命感。

  60辆湖蓝色的出租车冲破雨幕,火急奔向沿海山区乡镇。

  人称“猴哥”的侯百威,他的出租车是去年花20万元买的,可他把车子开到了抗台前线。在今年防御“圣帕”台风的救援之后,他的车子损坏不小,回来修理费花了1000多元。这次迎战“韦帕”,他的车又奔行在山间小道,连轴转地转移群众。有时在狭窄的山弯调个车头,他非得五进五退,才把车子转向返途,把群众送往避灾点。可是,在狂风暴雨中,他的车子排气管和变速箱进水,车轴长时间浸泡,这回修理费不会少。他告诉记者:“凡是有益于人生充实和快慰的公益行动,我都乐意参与。其实,助人就是快乐之本!”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23岁的曹勇高中毕业后,随父亲从湖北仙桃县老家来苍南开出租车。这天,听说应急服务的编组中有个空缺——那个“的哥”回河南结婚去了,他主动替补,把车子顶上去霞关镇。他知道父亲也开车去了沿浦镇救援,便打开GPS车载电话呼叫,告诉老爸“我也上阵了!”于是,在这支抗御“韦帕”的“别动队”中,出现了一对各奔东西的“父子兵”。在灾区抢险,父子俩压根儿没有空闲再通话,直到当晚台风登陆,老爸运载了60多名受灾群众之后,才按捺不住担忧之情,拨通了车载电话,没想到刚问“你没事吗?”曹勇只答“都好,都好!”就挂断了。

  从发布台风警报那一刻起,安徽蒙城籍的许彪和他的5个车友就在县防汛指挥部待命。台风即将登陆这晚,指挥部灯光彻夜不灭,许彪他们彻夜不眠。一个个百姓求援的电话打进指挥部,旋即成为许彪他们下一个应急服务目的地,似乎是县里的“快速反应部队”。一夜无眠,许彪清晨又赶往山区,援助沿浦镇……他说:“我在苍南18年了,乡音都变了,有感情了。我忘不了每年的台风,给苍南百姓带来的灾难,我能做点善事,值得!”

  据了解,这60名“的哥”共抢救4200名遇险群众,抢运180多车抗灾物资。

  (本报苍南9月2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紧急出征 本报记者 胡 振 余 勤 2007-9-21 48256F32002924A64825735C0050327D[A1-胡振≈A1-余勤≈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