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祥在去年夏天偶然知道了网络上的“第二人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他已在杭州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虚拟世界服务的公司,雄心勃勃地准备在这个新天地里创业。
“第二人生”是由设在美国的林登实验室设计制造的一个网络虚拟世界。起初,默默无闻,去年起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其居民数量一下子超过了800万,同时在线人数也超过了5万人,其中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玩家。而在国内,几个使用汉语为通行语言的类似平台,比如“海皮士”,也在加紧构建中。
“过家家”升级版
究竟什么是“第二人生”或者“海皮士”呢?“过家家”升级版大概是徐凤祥能想到的最贴近的比喻。
徐凤祥强调,它和我们熟悉的网络游戏有着本质的不同,包括像《模拟人生》这样的养成类游戏,更不需要“打怪”和“升级”。在这里,没有任何被程序固定的目标和方向。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盖房,上班,看病,开会,睡觉,甚至赚钱。
回忆起初到这个虚拟世界里的感觉,徐凤祥说,他有点不知所措,东瞅瞅西看看,不知做点什么才好。“我英语也不是特别好,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就翻翻辞典,在里面慢慢摸索。”徐凤祥笑着说。
在“第二人生”里,用户可以利用一种叫做PRIM的基本原材料,进行任何形状物品的设计。用户还可以自己编写程序脚本,让物品实现各种动作。徐凤祥介绍说,这一点不同于常见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那类的游戏规则通常由游戏公司设定,玩家只能被迫使用现有的工具而无法创造。
而在“第二人生”世界里,玩家可以在其中购买土地,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和建造住宅,甚至还可以把这幢住宅再卖出去,那么一来,你就摇身一变成了房地产商。当然,也有可能,你的资金有限,或者投资眼光不够准确,但有着出色的电脑建模能力,你就干脆化身为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职业建筑师。
徐凤祥的第一桶金就与房地产有关。在打工积攒了一笔“林登币”之后,徐凤祥看中了一块地,6000元,就买了下来。徐凤祥回忆道,当时他做这个决定也犹豫了很久,万一投资失败,他又得重新回到一文不名的日子。因此,徐凤祥格外卖力地对这块地进行开发,“我利用自己还算不错的计算机技术在上面盖了许多漂亮的房屋,绿化工作做得也不错,很快,这块地就升值了,卖出去的时候,是8000元,赚了2000元。”劳动创造财富,付出才有收获,在虚拟世界同样是这个道理。
三维的网络世界
一种虚拟生活何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记者用“海皮士”的内测账号进去亲身感受了一回。
因为刚刚“出生”,所以在记者身上,还没有装备什么“行头”,这让我感到颇不满意。怎么办?好在我很快发现了界面上的提示,点击了一下更换服装的牌子,就穿上了“海皮士”免费提供的衣服。这里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热气球和直升机。不过,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我一下子也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可去,于是就随意选择了一条大街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这条大街,看上去与现实城市中的街道一样,只是,大概还在内部测试阶段,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后来,我终于在一家酒吧里遇到几位玩家,他们正兴致勃勃地商量着过几天要建造一个古色古香的山庄,在里面办一场中秋赏月会,我也津津有味地旁听起来。
透过记者的这一番经历,相信你已经对“第二人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它能让你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体会到一种“真实”的感觉。其实,记者的这一番经历还只是触及到了“第二人生”极为粗浅的表面。
如果说我们现在身处的互联网世界还是二维模式的话,那么,假以时日,“第二人生”式的三维世界很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到那个时候,在虚拟与现实混合交汇的世界中生活,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就像我们现在离不开QQ、离不开E-mail一样,未来我们或许也离不开“海皮士”这样的虚拟社区。人们将不再只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在一个二维平面上交流,而是在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完全相似的三维空间中生活。如同我们今天碰到朋友通常会问“你Blog了没有”一样,将来,我们或许会改成“今天你第二人生了吗?”
从玩家到开发
这个虚拟空间会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赵珂,作为一名“第二人生”的资深玩家,现在也专注于虚拟世界平台的服务和研究。他在“第二人生”里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位电脑工程师,这也正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擅长的领域,主要从事开发脚本和与虚拟世界有关的应用程序的工作。
赵珂给记者看了一个他做的“第二人生”实时统计移动版,如果你是一名“第二人生”玩家,想实时了解游戏的在线情况,那么这个统计移动版就派上用场了。类似这样的程序,赵珂表示,他们团队已经开发了不少,有许多仍在开发之中。
如果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工作之余,都希望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的话,那么在“第二人生”里,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里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在“第二人生”的日子里,令赵珂难忘的事情很多。“最为难忘的是一次参加Intel公司举办的机器人比赛”,赵珂说。比赛中,Intel公司提供机器人程序的代码, 然后每个人设计好自己的机器人的外形, 把修改后的代码附到机器人身上,再在一个封闭的篮球场似的地方一对一进行比赛,目标是通过机器人发射子弹, 把对方击碎。“这里面特别注重机器人的外形设计,要轻巧而不易被对方击中,还有代码要方便控制机器。”
赵珂最终在比赛中没有得奖,但这却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心情。赵珂说:“能够与来自全球的高手一起交流非常令人难忘。”而这种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除了像这样的比赛,赵珂说,作为一位技术开发人员,Intel公司与Amazon公司提供的很多免费技术培训,也让他印象十分深刻。他说,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培训同样是难得遇见的,更何况免费,对他们做技术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虚拟与真实
事实上,“第二人生”不断加快着它的真实化进程。通过和网络通讯服务商的合作,现在已经可以用虚拟世界中的电话拨向外部世界。而如亚玛逊书店、耐克、丰田等大品牌也在其中开了分店,接受网友的订单,购买的货物直接送到现实中的家里。而路透社伦敦分社的一位记者帕斯克接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任务,出任路透社“第二人生”记者站站长,这大概是路透社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记者站。这个记者站不仅报道现实世界中的新闻,也报道这个虚拟世界中的新闻。
北京紫禁城大家都很熟悉了,而当你来到“第二人生”,你将会惊讶地发现,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也有一座紫禁城,除了朝向和周围建筑看上去与真实的略有一点差别,在内部陈设和宫殿布局上几乎与现实如出一辙,连石狮和瓦缸都原封不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
如果你是一位网球迷,那么,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期间,除了传统的电视直播,你还能在“第二人生”上看到比赛实况,这是IBM通过最新的动态捕捉技术将比赛与“第二人生”平台连接,使得三维的网球和球员能够重现几微秒前由选手本人在场上做出的动作,使得真实球场上的比赛场景呈现在虚拟世界中。事实上,IBM公司还一口气买了12座小岛,在其中建造了公司办公楼,每周定期举行会议,员工们用虚拟化身代表参加,虽然在现实层面,参与者来自
全球各个角落,但是比起以往的电视电话会议,这样的会议无疑更像是面对面的交流。
“海皮士”的创始人许晖认为,虚拟世界的核心是其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宣布用户对其创造物拥有所有权是“第二人生”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第二人生”中的林登币已经可以按大约270∶1的比例和美元换算,当然,汇率每天都在变动。目前最大的富翁是一位德籍女华人爱林,她因此登上了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截至去年底,她已经赚取了3亿林登币(约合110万美元),被媒体称为“虚拟世界的洛克菲勒”。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爱林兑现了价值约15万美元的林登币,在老家湖北武汉设立了钟安社工作室,招聘当地人才进行虚拟世界中的地产开发。
类似的虚拟空间加剧模糊着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你还会觉得你在这个虚拟空间的漫游只是在消磨时间吗?
梦想的虚拟实现
随着可以想像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上的日渐兴起,关于现实与虚拟的关系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东师大专门从事文化研究的罗岗教授。
罗岗教授说,要讨论“第二人生”所带来的现实与虚拟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一点,那就是虚拟的东西是从现实建构出来。要想开发出虚拟空间,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一种“现实”。
在明确了虚拟是现实所建构的之后,罗岗教授接着说:“第二个层面,我们将会看到,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往高端发展,技术本身可能发生异化,并产生一种虚构的力量,反过来对人类产生一种控制。”当然,“第二人生”目前的发展远未到达“控制”人类社会的程度,“但也许有这个趋势。”罗岗教授说。
在虚拟空间中,越抽象的东西越容易满足,而越具体的东西越难满足,一个人的身体感觉,比如“吃饭”就是最难“虚拟”的。“所以,虚拟世界带给人的是一种对梦想的满足,一个人能过两种人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梦想。”罗岗教授说。
目前在国内进展最快的虚拟世界是“海皮士”。他们已经获得了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公开测试已经提上日程表。
他们会非常注重这个虚拟空间里的中国文化背景。同时去过“第二人生”和“海皮士”的徐凤祥就发现,同样是造住宅,欧美玩家喜爱造一些未来色彩很强的建筑,而中国玩家则更偏爱一些怀旧风格的房子。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随着人流的增加而更加强化。
许晖展望说,未来,世界上每个大陆至少都会有一个虚拟社区,在中国顶多3家。未来的世界,人们将在两个世界游走和存在,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二者最终将走向融合,构成人们生命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