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显示,全世界10%~40%的儿童在完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长大。而在美国,超过一半的离婚父亲不出几年就跟子女失去联系。10年后,2/3的父亲完全退出儿女生活。即便在正常家庭,父亲的参与也很少,美国父亲陪孩子的时间每天平均仍旧不足一小时。
美国:有200万“全职奶爸”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报道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美国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如今有两百万美国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惠普前女总裁卡莉·费奥利那的丈夫就曾是其中的一员。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互相鼓励,组织“全职爸爸协会”。
德国:实行生育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生育,德国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父母金”政策,政府拨出约40亿欧元,给婴儿的父亲或母亲12个月带薪假期。若申请者是母亲,父亲还可以申请额外两个月的产假。也就是说,两人将能享有14个月的带薪产假。在此期间,他们可支取约67%的薪金。这意味着从2007年起生1个孩子,家庭就可获得政府25200欧元的生育奖金。为了鼓励父亲履行照顾孩子的责任,德国新政策要求公司给新父亲们两个月的“陪产假”,并提高父亲们的补贴。
法国:离婚令称职父亲增加
在法国,出现了自觉参与育儿过程的新型“奶爸”。据几年前的一次民调结果显示,74%的丈夫在妻子分娩时身在现场,而71%的丈夫打算请1年假与宝宝共享天伦,前提是“经济不受影响”。
另一有趣的现象是,离婚使得称职的父亲在增加。该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材料显示,2004年至2005年,法国的离婚率增长了15%,在孩子出生后一年离异的夫妻比例高达40%,男女双方轮流负责管孩子的情况也更多起来,约占9%。这一现象的副产品是,“称职爸爸”的人数反倒上升了。
英国:多给父亲放产假
今年5月份,英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父亲作用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新生儿母亲的一半产假让给父亲。离职6个月期间,父亲可以扮演“全职奶爸”角色,在家照顾婴儿,还可获得更多补贴。
从2009年4月起,女方生下孩子6个月后便可选择返回工作岗位,将余下6个月产假留给丈夫或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