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舟山9月17日电(通讯员 胡捷 记者 谢国平) “一拉金嘞格,嗨唷!二拉银嘞格,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捕鱼人,嗨嗨唷……”9月16日是伏休结束开捕的日子,在万舸云集的沈家门渔港,渔民们纷纷拔锚扯篷,准备开赴渔场,港内不时听到一阵阵号子声。
“这是《起篷号子》,虽然现在渔船没有帆篷了,但有的渔民劳作时还是蛮喜欢哼几句。”渔民洪国壮介绍说。在9月14日举行的“寻找舟山渔民号子王”总决赛中,他连续唱了拔锚号子、摇橹号子、起网号子等,和渔民姜继兵、项波并称为“号子王”。
渔民号子是渔民在起锚、摇橹等劳作过程中,为求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而一起呼喊、吆喝,最终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随着渔业机械化的普及,渔民号子渐渐趋向消逝。本报7月11日刊登题为《“大海的声音”不能就此消逝》的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舟山市文化、广电等部门整理发掘了一些渔民号子,申报渔民号子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同时在8月初发起了“寻找舟山渔民号子王”电视选拔赛,共有近百名渔民号子爱好者参加比赛,有84岁的老人,也有6岁的小孩童。
75岁的嵊泗渔民周文利带头报名参加了比赛。他说,从15岁开始捕鱼到62岁上岸,捕了一辈子的鱼,“号子可以说是阿拉生命一分子,不能让它失传”。一位6岁小女孩从小跟着外公唱渔民号子,也站到台上来吆喝,获得了主办方特意颁发的“新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