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多破解一个难题,就与群众距离近一步。各部门联合破一个难题,“矛盾孤岛”就少一个。宁波、金华、舟山、衢州四地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3个月来,破除的不仅仅是数万个难题,更是难题背后的一条条“无形界线”。这些“无形界线”的不断破解,成了专项行动走向深入、提升层次的“助推器”。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打破“干群界线”
为改善村民饮水问题,金华市浦江县决定在白马镇修建库容为155万立方米的水库,需要征地,一些经营苗木的村民迟迟不肯配合。“苗木一移动,损失不少,我们怎么知道赔偿标准是多少?”拥有十多亩苗木基地的鲍金富说出了担忧。
“利民的实事,为什么得不到百姓支持?”白马镇党委书记张有镭接下难题。张有镭几乎每天晚上都往村里跑,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跟村民拉家常聊天,摸清他们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想法,渐渐地村民把他当成了“知心人”。然后,他开始给村民讲解政策,还陪村民代表跑了三四个工程,让他们对比赔偿额度……整整半年时间,张有镭在村、镇来回奔波。村民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对我们的事,张书记这么上心,我们不能再拖后腿了。”
民生工程不能光靠强行推进,更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打破干群间无形界线。宁波、金华、舟山、衢州四地的干部在专项行动中,注重带着真感情工作,打开了群众心里那把锁,使矛盾迎刃而解。
衢州柯城区航埠镇严村几乎全村种柑橘,因水利设施落后,常常遭受旱灾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柯城区委书记俞顺虎破解难题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里建8口水井。建水井需要部分村民拔掉几十棵树,本以为会为赔偿问题大费精力,可是因为事先做好沟通工作,得到村民支持,让很多政府部门头疼的征地赔偿问题,不攻自破。
把没人管的难题管起来,打破“部门界线”
义乌佛堂镇塘下洋村的蜀墅塘,原本清澈见底,现在却散发着阵阵恶臭。原来,这几年池塘被承包户包去养珍珠,为了让珍珠长得快,承包户往池塘里倒饲料,水质被严重污染,村民深受其害。(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镇领导包下这个难题,制订方案:先把水质送环保部门检测定性,然后请司法部门解释合同……这么一算下来,要跑近十个部门,差不多要花上几个月时间。但在专项行动中,义乌专门成立了一支巡回指导组,抽调政法、交通、国土、建设等13个部门的骨干组成,按照各个难题的具体情况,分配相关部门人员合作解难题。接到佛堂镇蜀墅塘污染难题当天,组织部牵头公安、政法委、环保、水务等6个部门相关人员,赶到佛堂镇,环保人员带着简单的检测仪器,当场测试水样,司法部门跟承包人解释相关的法律条文……几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给了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有些难题光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无法破解。宁波、金华、舟山、衢州四地在专项行动中,或像义乌一样成立工作组,或像宁波由主要领导包案集体配合,实现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破解难题,把无人管的管起来,真正打破了部门界线。
把实际需要当成改革标准,打破“传统界线”
今年3月,位于舟山定海区马岙镇附近的长春岭水库,动工维修,预计5月梅雨季节完工,正常蓄水。没料到今年梅雨季雨水很少,水库蓄水不足,农田干旱开裂。
“春天修水库,田里都没水灌溉了,水稻估计要减产40%。”“是啊,我们要去上访。”几个村民讨论着,情绪很是激动。这事被正在镇里摸情况的民情调研员杨先烘得知后,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把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得知此事后,积极鼓励种粮大户进行“水改旱”,并给予补助,镇里也投入6万元帮助村民寻找新水源,为村民减轻了损失。
舟山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专门成立民情调查队,由市级机关和市直属单位调研员、副调研员等组成,走村入户,把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写成民情专报,上报市委、市政府。民情调查队成立一个月来,已收集上报百余份民情报告。队员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成了政府和百姓的最好沟通中介。
发现问题靠层层上报,解决问题靠多重程序。这种基本程序对了解民生,解决突发性事件或者群众呼声很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不实用。舟山民情调查队、金华百名干部联系百个老信访户……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中,宁波、金华、舟山、衢州四地不断出现新载体,把实际需要当成了改革传统行政方式的标准,从而把专项行动推向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