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
奏响环境与经济的和谐音符
似乎就在一夜间,开发区对节能减排、提高环境竞争力的浅度认知变成洞若观火:从兰州的“黑白”污染到太湖的蓝藻暴发等多个环保事件中,使人们心痛地感受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1992年成立的嵊州经济开发区经过15年的磨砺,至2006年底,全区入区企业264家,其中2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6.27亿元,占全市的69.5%。
2003年以来,嵊州开发区连续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开发区,浙江省优秀开发区。2006年先后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50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最具投资潜力奖。
面对发展经济就是带来环境污染的困惑,开发区也曾经茫然。对于这种经济与环境的二律背反,管委会清醒地认识到两者间的统一性,必须作出果断抉择,那就是把环境、生态融入到开发区新一轮“工业强区”的发展中,注重环境影响,促进持续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园是目前全世界提倡的一种工业园区发展模式。2006年,开发区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邀请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嵊州经济开发区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该规划突出了“生态型工业城和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科学设计了生态湿地性质的艇湖滞洪区、三江六岸等集生态功能和园区形象于一体的生态组团,规划建设了雨污分离的园区排水系统,完善了开发区生态功能。目前,全区已投入1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期17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路网配套覆盖全区;区内主要道路严格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实施,通车路网长度达62公里;完成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基本达到 “七通一平”要求;双塔路、浦南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相继动建或竣工。投入近30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了区内所有行政村的饮水工程,建成污水收集管网56.6公里;实现了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建成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加强了生活污水的处置工作,改善了区中村人居环境。
2007年,开发区通过了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评审,并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质量体系认证。
自2001年以来,开发区没有新进一家有污染企业;对入园企业在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等方面提出综合控制要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企业清洁化生产和绿色认证,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目前开发区已有7家企业被评为绍兴市级环境友好型企业,天乐集团为省级绿色企业,绿环公司攻克废胎制粉领域难题,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做好节能降耗各项工作,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起步于传统制造业的省级开发区,提升自身经济发展后劲的着力点在哪里?嵊州开发区决策层的回答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领带服饰、针织服装、机械电机、厨房用具是嵊州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在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的同时,近几年来,开发区坚持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能够有条件实现物质和能源转换的项目入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贝斯特、嘉裕工业、晨怡电子、泛亚弹性体等企业,逐步形成了汽摩配件、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一大批新兴产业。
重点推进领带产业向家纺进军,机电产业向整机生产延伸,汽摩配产业向关键组件生产拓展,实现领带服饰、针织服装、机械电机、厨房用具等支柱产业提档升级,汽摩配、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家纺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集聚。
鼓励企业实施“装备革命”,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及产品层次。以“百家企业攀高亲”活动为载体,企业科技创新日益活跃。2006年新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重点新产品”共7个,列入省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科研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共11个,高新产品13个,华发、川科等8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巴贝被列入省级科技研发中心。
厂房“长高”,扩大容量;项目“挤水”,“抠”出土地。近几年来,开发区坚持“向盘活存量要空间、向集约高效要发展”,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导向,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资金密集型项目,以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集约化的工业发展道路,最终保持开发区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开发区内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把供地与投资密度、建设期限、投产时间、外资到位、土地利用等因素结合考虑,使全区的投资密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压缩非生产性用地,集中建造外来人员生活区7.4万平方米。推行“零土地”招商,先后三次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积极探索村级留用地二次回购的新办法,有效盘活土地1700多亩。投资1亿多元,建设标准厂房近14万平方米。开发区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平均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超过110万元/亩。2006年新批项目计划投资密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数都超过200万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