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4  
PDF 版
· 青山绿水间的
一道靓丽风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7年9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桐庐经济开发区——
青山绿水间的
一道靓丽风景

  “三吴行尽千江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在风景秀美的“潇洒桐庐”山水间,有这样一道靓丽风景——这里不仅是桐庐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更有着青山绿水的好风光,这里处处山水相融、人景亲和,这便是桐庐经济开发区。

  桐庐经济开发区——

  青山绿水间的

  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在桐庐县实施“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着力打造“富裕桐庐、山水桐庐、人文桐庐、活力桐庐、和谐桐庐”的大背景下,桐庐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在开发区内率先走起能耗低、污染少、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建设生态开发区和绿色开发区。

  桐庐经济开发区坐落于桐庐县城新区,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首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设立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之一。建园伊始,桐庐经济开发区便将保护园区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作今后发展的目标。

  若要保护园区环境,选择节能、环保项目是关键,为此桐庐经济开发区很早便建立了“项目准入制”。当地规定,凡项目进入重点工业功能区的,由企业申请,当地政府审核盖章,经县工业投入把关领导小组把关后方可准入。在此过程中,环保部门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杜绝那些存在污染可能的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几年间就否定了2家投资超亿元却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为了美化区内的环境,桐庐经济开发区还不断投入巨资,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道路、给水、供电、通讯、排污等配套和场地平整建设稳步推进,其中投资1.5亿元建立污水处理工程,各种污水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总投资3000万元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5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桐庐开发区在园区建设中注重劈山建园、节约土地,经常通过平整低丘缓坡等非耕地,增加区内建设面积。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区域特色产业的长处和开发区建设的优势相结合,立足特色建园、合理开发,使开发区工业区的整体形象日益丰满。

  随着这棵美丽梧桐不断成长,桐庐经济开发区也吸引了众多凤凰前来安家筑巢。2006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6.85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3.63亿美元,财政收入2.35亿元。其中,2001年起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要求开发建设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8.0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7.37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7.59亿元,自营出口8974.66万美元,实现工业税收8250余万元;规模企业总数达到47家(其中,工业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工业产值在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5家)。开发区现已形成了以针织、纺织、皮革、服装、机械、电子、箱包、医疗器械、医药保健品等行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并先后获得“杭州市先进工业园区”、“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示范单位”荣誉。

  在做好基础文章的同时,桐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也积极倡导企业建立环保意识,全面统筹产业、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四大要素,进行生态化开发区建设与改造。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桐庐经济开发区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区内的企业也广泛开展清洁生产,争相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中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继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日前又刚刚通过了OSHMS18000-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未来,桐庐经济开发区将着力做好“扩量、提质、增效”三篇文章,积极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发展速度快、社会贡献大、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的现代制造业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办好开发区,建设新桐庐,引领新发展’——这是杭州市委主要领导的题词,‘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工业强县主战场作用’——这是桐庐县委、县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我们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我们唯有加倍努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桐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潘立铭如是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青山绿水间的
一道靓丽风景
2007-9-11 浙江日报000122007-09-11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7-09-1100008;浙江日报000122007-09-11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7-09-11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