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节能减排之贡献
和谐发展的实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9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节能减排之贡献
和谐发展的实践

HF燃油乳化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项目
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之贡献

  和谐发展的实践

  HF燃油乳化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项目

  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自1993年至今,分别已在国内有关几十家企业中有偿和无偿使用了80多万吨乳化燃料油,按国家检测认定的节油率,以及检测认定二氧化硫降低50%的数据进行计算,已为国家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10万吨以上,降低和减少因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9000余吨。

  今年3月以来,该技术在桐庐县政府主管经济能源领导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下,已在桐庐县江南镇征地40多亩,由美国合作者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一期新建15万吨年产乳化燃料油的生产和销售大型基地,该项目现已在勘察和工程设计中。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为国家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2万余吨,每年可直接降低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800吨以上,可创造年销售额6亿~7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和我国石油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严峻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加快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和重视高效节油技术的产业化步伐,降低石油资源依靠国外进口量,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7)15号文件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的进程,杭州桐庐洪风公司(洪石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高效节油和环保技术,10多年来已在我国几十家有关大型企业中进行了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去年以来,推向社会的HF乳化柴油,已在载重汽车、加热炉、柴油灶、轮船、锅炉上正常稳定使用,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长途汽车、拖拉机使用该技术油品后,发动机动力很大,和0#柴油同样稳定。车辆尾气排放减少60%以上,使用该乳化柴油与使用0#柴油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燃油费用8%左右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能。实践应用后并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权威专家通过多次科学测试的结果认定:这是一项节油率达到12%以上,降低烟气排放量60%以上,增加经济效益8%以上的重大节能和环保技术项目。

  近年来,该项重大节能和环保技术项目,得到全国政协和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该项目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同时列入了“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

  我们对该项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及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调研,目的是探究我国如何节约紧缺的石油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利用高效节油技术来领引当今节能减排工作。

  中央领导指出,要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应该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支持和促进各国提高效能,节约能源,探讨建立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未来能源供应体系,要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这些领域的合作,处理资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推广等问题。显而易见,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已是我国各级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特别是高效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弥补我国目前重工业燃油的短缺。国家经贸委在《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中指出,“十五”期间实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600万吨,其中重点发展推广的技术就是重油乳化技术,“十一五”规划中,也特别明确了节约资源和能源问题,大力支持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该项已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发展的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我们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和认识:

  HF燃油高效乳化节油技术

  的研发和使用

  1992年初,杭州桐庐洪风公司(洪石公司)在相关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亲切指导下,通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同时积极依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别投入项目开发资金1800多万元,成功开发出高效节油成果。在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和近百次的工业性试用,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出的“HF燃油乳化技术”系列节能产品,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该项高效节油成果主要作用是能为国家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降低环境烟气污染的排放等。技术的主要工艺是在重油、渣油、重柴油、普通柴油中掺入多种不同介质和水,以及分别加入各种不同性能和作用的添加剂,经调和设备调合反应成一种乳化燃料油。这种乳化燃料油可替代国标重油、渣油、重柴油、0#柴油等燃料油在各种炉窑上、发电机座上、柴油机上、载重汽车上、轮船上正常稳定地燃用,其应用效果与普通燃料油基本相同。

  该项高效节能技术自1993年以来,分别在国内几十家国家级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多次试用和正式地连续应用,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肯定。我们初步了解有如下几方面的效果:第一,自1993年以来,分别已在国内有关几十家企业中有偿和无偿使用了80多万吨乳化燃料油,按国家检测认定的节油率,以及检测认定二氧化硫降低50%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已为国家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10万吨以上,降低和减少了因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9000余吨。第二,经几十家国内大中型企业用户长期试用,以正平衡法进行对比使用和测试得出节油率为13%~20%以内。第三,稳定性好,3年正常储存无沉淀以及无变质现象。第四,可达到使二氧化硫排放率下降50%、氮氧化物下降30%、一氧化碳下降25%以上等的环保效果。第五,能降低燃油价格8%以上的显著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年耗用燃料油大约在2.8亿吨左右,如果用一半燃油采用该项高效乳化节油新技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之巨大。

  这是一项重大的节油和节约资源的高效节能技术,又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产业工程。该项成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大大为我国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和大幅度降低环境烟气污染的排放,而且该项节油成果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应用的基础条件,在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预测5年内在全国部分地区将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完成和达到上述5大技术和经济目标,这是一项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项目,在同类技术中居国内外先进水平。

  燃油乳化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现状

  1.国外研究开发状况————

  有关燃油乳化技术在国外早就有研究和开发。在国际上至少有1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开发类似的乳化节油项目,较早发现和研究乳化油的是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起步是比较晚的。燃油乳化技术我国在“七五”期间就列入了国家计划,据新华社、国际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国家科技信息的权威报道,国际上的燃油乳化技术项目较好的水平是,法国石油集团的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研制的一种叫“水氮杂茂”的燃油,在这种柴油中加20%的水,能达到10%的节油效果;国外最先进的技术是美国内华达州凯特皮勒公司研制的“A—55”,它可以在汽油中掺水35%以上,其节油率在12%~16%之间,但目前还尚末完全形成较好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重油乳化技术在我国的天津、广东、江苏等地进行过小规模试用,其在重油中掺水6%~15%,平均节油率在3%~6%以内,而且燃烧不稳定,又不能超过15天的正常储存,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这一项技术都在进一步改进和研发中,尤其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特别重视这一项乳化节油技术的深度研究和开发。

  2.国内研究开发的状况——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短缺,近些年来我国也有10多家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研究和开发类似技术。据我国科技信息的资料获知,中石化所属的有关企业也在研究试制这类技术,据悉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燃烧研究室研究的“水包油型乳化油”,在柴油中掺水10%~15%,其节油效果也能达到10%左右,这是重复性试验的结果。国内有关大学和相关研究部门对该乳化技术也在研究和开发,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节油率在3%~6%以内,但有的不能长期储存。企事业单位在国内开发试用的有:大庆油田的有关公司,山东、广东、北京、湖北、河南等地均有企业在开发试用重油乳化技术。国内在开发试用同类技术中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燃烧不稳定、节油效果和经济效益较低。通常的节油水平是:重油中掺水5%~15%,正平衡计算节油率为3%~6%之间。我国普遍应用的“燃油乳化剂”只起到一般油水混合的乳化作用,而掺入乳化燃油中的水分按国家技术标准能全部蒸发出来,乳化重油的发热量随着掺水量而下降至掺水率平衡。也有石化企业用煤焦油、腊油、煤粉、沥青混合的“仿制燃料油”,其密度和烟气污染非常大,油品的发热量低于石油制品的燃料油10%左右。

  3.杭州桐庐洪风公司(洪石公司)俞正良研究开发的乳化技术与国内外不同的是——

  杭州桐庐洪风公司俞正良研究开发的“HF燃油乳化高效节能技术项目”不同于国内外乳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是:一是研制出和掌握了配制与生产“HF绿色燃油乳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多种不同性能和高效作用的添加剂。二是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究和开发试验,包括在我国的武钢、上钢、中石化有关企业、中海油等10余家大型企业长期试用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是HF燃油乳化技术在燃油中掺软水20%~30%,其油品的发热量扣除掺水率后,根据不同的油品质量,能提高油品发热量8%~20%以内,这是提高节油效果的关键技术。而且乳化油品长期储存不分离、不沉淀。四是该公司已具备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成熟条件,并已形成年生产和销售20~30万吨成熟的技术条件,使用此乳化油能降低燃料油价格8%以上的经济效益。五是该公司有一批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且该企业正在和有关科研部门以及有关专家教授进行联合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HF乳化燃料油的市场应用

  和专家以及权威部门检验后

  的科学评价

  该项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先后经过国内多家权威节能检测部门(宁波、上海、杭州、西安、武汉等地的节能测试中心)进行了重复性的对比测试,得出其节油率为16%~23%之间;由国内6所著名大学,以及有关科研部门的20多位专家、教授进行了2次科学论证和评审,一致认为节油率在13%~20%以内是存在的。为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本着实事求是和慎重的态度,2004年2月至2005年11月,国家科技部组织了由西安国家热工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中国石化研究院等单位为主体的专家组,对该项节油技术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科学论证,同时进行了重复性的对比测试,认定有效节油率为13.8%,平均节油率为12.23%,扣除实际掺水率后的发热量提高了8%以上的科学结论。

  过去的10多年里,该项技术分别在我国的大型钢铁厂、冶炼厂、化工厂、玻璃厂、陶瓷厂、发电厂等行业的大型电站锅炉、窑炉、加热炉、平炉、船舶、大型汽车上进行了长期的试用和应用的效果表明:HF燃油乳化技术有着显著的节油和环保效果,并且燃烧稳定,能大幅度地消除黑烟,降低燃油成本,辐射热量大等特征。例如,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厚钢板厂连续几年应用该项技术后得出的结论是:检测表明钢胚加热速度快,氧化烧损率比燃用普通重油要降低20%以上。武汉钢铁集团公司07电站根据1998年与1997年的耗油量和发电总量相比较得出节油率为20%左右,降低了燃油的成本12%以上,其各项主要理化指标符合电站的技术要求的结论。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在65T/h的电站锅炉上,对该项高效节油技术进行了多次的重复性试用和对比测试后表明:肯定了HF乳化重油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节油率非常显著,同时也肯定了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海洋石油销售公司和洪风公司合作生产的乳化海洋原油在玻璃炉窑、发电厂使用了几万吨后总结:HF乳化海洋原油长期储存稳定,用户应用结果与普通重油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这些企业的年耗油量均为10万吨以上的规模。根据中国海洋石油销售公司、解放军9510工厂、武钢集团、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杭州市节能测试中心、宁波市节能测试中心、广东省电力节能测试中心、西安国家热工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武钢节能技术测试站、华东理工大学、浙江省石油化工质量检测站、上海石油化工质检站、中国石化研究院、国家燃烧研究室、镇海炼化、浙江大学化验分析中心等10多家检测和化验分析单位,以及几十家企业用户的对比使用、对比测试、应用总结,包括国内近10所大专院校的几十位专家、教授经评审和论证的结论:认定该项高效节能技术的节油率已达到12%~20%之间。经过众多高层专家和权威部门的科学检测,肯定了该项乳化技术的先进性已经成熟,已完全具备大规模投入产业化生产和广泛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

  我们对这一项节油和环保技术长期跟踪调研后认为:对杭州桐庐洪风公司俞正良研究开发的HF高效乳化节油项目,经过多年实际使用后的效果表明,应该进一步引起各级决策层的重视,予以大力的支持和推动,其理由有如下几点:

  这是一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课题。该项高效节油和环保技术的实效性是经过大市场用户应用后确定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效果证明了的成果。经高效乳化后的燃料油,其主要理化指标和实际应用的效果,有力说明了这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需要在各级政府立项支持下,在理论上有一个创新性的研究与突破。

  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项目。由于这种新型燃料油的性能优异,可替代普通燃料油在各种炉窑上同样使用,可以有效节约国家紧张的石油资源12%~20%,而生产应用1吨新型燃料油的成本只有油价的2%~3%,可以直接降低燃料油成本8%~15%。一个年耗柴油、重油5万吨的用油单位,利用该项技术,每年至少可节约燃料油的成本和给企业用户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年耗燃料油2.8亿吨,如采用50%的燃料油利用这一项技术,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石油资源近2000万吨,按目前市场的柴油、重油的平均价3800元/吨计算,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为700多亿元人民币。因此,在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是一项具有值得研究和重视的系统工程。这项可解决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两大世界难题的高新技术,工艺技术不复杂,操作方便,用途广泛,既可以在工业上应用,也可以在社会中民用,并且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几千万吨石油资源的大项目,可以预料的是并非杭州桐庐洪风公司一家民营企业可以解决的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助推,只有通过齐心协力各方配合来实现。

  这是一项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该项节能技术能够直接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13%~20%,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有限资源。在全球石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在各国政府已把能源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地位的当今,重视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长远开发和保护,不仅对国内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在国际上产生积极意义。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高效节能和环保成果。在开发研制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些年受到了各种争议,遇到了许多举步维艰的困难,使得这一项目在广泛推广应用中发展缓慢,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存在着如下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重视民间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和开发,在立项、科研经费、贷款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以推动民间项目的发展和扩大。

  二是要充分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等工作,对尚未形成规模化产值和纳税企业的科技成果,要予以重视和支持,使得民间科技快速成长。

  三是从高效节能减排的战略高度去正确看待确有实效的高效节能成果,不能单纯用商业思维去认识企业的原始创新技术的开发,从而使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及时得到相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帮助。

  这一项原始创新技术的开发者俞正良告诉我们,最近几年来,他真诚感谢全国政协和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浙江省科技厅等部门的相关领导给予的理解和鼓励,感谢有关专家教授多年来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今年3月以来,该公司在桐庐县政府主管经济能源领导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下,已在桐庐县江南镇征地40多亩,由美国合作者投资5000万元,一期新建15万吨年产乳化燃料油的生产和销售大型基地,该项目现已在勘察和工程设计中。项目完成实施后,每年可实现为国家节约紧张的石油资源2万余吨,每年可直接降低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1800吨以上,可创造年销售额6亿~7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然后逐步向其他省、市延伸发展,争取5年内可在全国沿海地区的有关省、市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该公司已计划在东南亚国家建立大型HF乳化燃油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在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一个较好的示范作用。俞正良研究员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为节约我国紧张的石油资源,降低环境烟气污染的排放,亟待对这一项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和理解,共同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陈靖芳 郑 恒 梁立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形象导刊 00014 节能减排之贡献
和谐发展的实践
2007-9-11 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3;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4;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6;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8;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7;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19;浙江日报000142007-09-11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