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向义务喊潮人致敬
· 请将爱车停入车库
选择“绿色”方式出行
· 必要的一课
· 杭州:188项制度织就一张“反腐网”
· 三问华校长
· 做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者
· 防止潮水卷人 还需警钟常鸣
·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 网格化监管企业消防隐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塘江又进入了大潮汛期。昨天,记者再次来到江堤回访发现——
防止潮水卷人 还需警钟常鸣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廖小清
  澎湃汹涌的钱塘江目前正处于农历七月的大潮汛期。在发生“8·2”潮水卷人事件后,钱塘江沿岸的防范设施有没有到位?潮汛期间安全巡查工作究竟做得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天上午9时,记者再次走上钱塘江堤进行回访。

  在杭州六堡、七堡和九堡江边,记者看到,所有的丁字坝入口处,都安装了2.5米高的标准隔离门,实施全封闭或半封闭的阻隔。江堤上,原先标志不清、老化陈旧的警示牌也全部更换到位。在发生潮水卷人的七堡船闸丁字坝附近,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大大小小的各类提醒、警示牌共有8块。

  虽然远没到涨潮时间,佩戴“钱塘江巡防”袖标的巡防队员已在七堡丁字坝边来回巡逻。巡防队员傅妙水正在给来江边观潮的几名外地人讲解钱江潮的危险所在。他说:“从8月7日开始,‘钱塘江巡防’队每天在大堤上24小时巡逻,不让附近居民和游客下堤、下水。”

  钱塘江两岸169公里沿线,共有238个道口和旱闸、60条丁字坝。记者了解到,“8·2”钱江潮卷人事件发生后,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在进行细致排查后,发现各类安全隐患40余处,对警示标志不清、防拦堤坝高度不够、巡查“喊潮人”队伍人数欠缺等情况逐项进行整改。目前沿江各区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沿江道口隔离门151个,宣传标志和各类警示牌440块,发放《潮汛安全手册》、《防潮须知》等各类宣传资料超过6.5万份。

  据了解,钱塘江沿岸的江干、上城、萧山等区已建立了一支近200人的沿岸水域巡防队伍,加强对沿江沿堤观潮、游玩、游泳、纳凉等人员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钱塘江喊潮志愿服务队”也于近期成立,在钱塘江南星桥江段,记者看到他们手拿着小喇叭,边走边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潮水。据上城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些“喊潮人”都是当地村民,熟知潮水动态,出现意外能及时应变。

  回访中,也有一些现象令人担忧。一些渔民对记者说,现在七堡等重点江段管得严,一些外地人就到别处江岸下水嬉戏。果然,在下沙一江段,记者看到有30多人翻过防护栏,跑到沙滩上钓鱼。一名小伙子竟抱着三四岁的小女孩,跳下堤坝玩耍,让人看了心惊肉跳。还有人见有利可图,在“禁止下堤”的防护栏下摆起了地摊,卖起了鱼饵、鱼竿等。

  村民们劝说无效,便拨打了110。听到呼啸而至的警笛声,多数人跑上了岸,可还有少部分人无动于衷。民警下堤劝说,他们说:“我又不做违法的事,你们管不着。”

  据了解,这些无视禁令的钓鱼者大部分是钱塘江附近工厂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告诉记者,对钱江潮卷人事件并不十分了解,也弄不明白该如何防范潮水。一些民警建议,应该号召沿江区域的社区、企业一起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外来务工者如何安全观潮。

  需要特别提醒外来务工者的是,钱江涌潮“可远观而不可近玩”,涌潮到来,人切莫与其争道,避免发生人被潮水冲走的伤亡事故。同时,标准堤塘上所留的出入口是堤塘检查和维护所需,大堤临水侧的砼平台系堤塘结构的一部分,决非供人观潮和嬉水之用。要避开弯道的潮流下方,这种地方潮水往往会蹿上塘来,令人躲闪不及。

  (本报杭州9月9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防止潮水卷人 还需警钟常鸣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廖小清 2007-9-10 48256F32002924A648257351004201D0[A1-余勤≈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