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带乡亲们“商海”弄潮
· 在“创新创业”中
发挥“半边天”作用
· 学习道德楷模 倡导文明新风
· 第九届“浙江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产生
· 浙江警察学院正式揭牌
· 省政府举行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
· 第四届“国际湖笔文化节”月底启幕
· 工商部门全力整治洋酒市场
· 年底前50%以上统筹地区
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切实抓好和谐社会建设
· 巴西陆军参谋长访问杭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沈元科的带领下,景宁万余农民在京津开出二千八百多家超市——
带乡亲们“商海”弄潮
本报记者 施龙有 通讯员 潘挺 叶秀华
  北京和天津的市民怎么也想不到,遍布这两个城市的“世纪家家福连锁超市”,竟然是由来自浙江景宁山区的农民开办的。

  一万多农民在京、津开起2800多家超市——这支庞大“农民商业军团”的领头人,就是景宁渤海镇大都村的沈元科。是他,最早带着几位同村村民来到北京,从开“便利店”起步,发展到创办超市。创业成功后,他又回到家乡,陆陆续续地把一批批乡亲带到京、津开超市。亲带亲、邻带邻,一带十、十带百,几年时间,竟然带出上万农民到北京和天津开超市。

  “我不仅要让乡亲们在北京和天津开超市赚钱,还要让景宁‘农民超市’抱团发展,走上现代化管理和经营的路子,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两天,沈元科正忙于“世纪家家福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制度的调整。他说,自己要把2800多家景宁“农民超市”,从“小便利店”打造成“商业航母”。只有这样,才能让景宁超市在大都市里踏浪弄潮,扬帆远航。

  沈元科是一个既有头脑又有闯劲的农民。他最早带着一家人来到北京,开起杂货店。由于热心待客、诚信经营,小店生意越做越好,规模也越开越大,发展到了经营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农民小超市”,而且一开就是4间。

  事业成功了,沈元科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帮助生活在景宁山区的乡亲们。

  北京人多城大,到处都可以开超市挣钱。他买了一张北京市城区的详图,挂在办公室墙上,边看边想。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的头脑中浮现:把村里人带到北京,按照合理的经营布局,传授自己成功的经营经验,让“农民小超市”在北京城遍地开花。

  “要是没有他,我们一家还在山沟沟里。”说起沈元科,同村村民沈庭水,由衷地感激。今年3月,他在北京的第二家超市又开张了,两家超市的店堂管理、户外宣传等杂事,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沈庭水是第一个被沈元科带到北京创业的村里的贫困户。当时的沈庭水,家里穷得连女儿读书的学费都出不起。沈庭水一家三口两手空空地来,要开店没本钱,怎么办?“让你一家千里迢迢来北京,一定要让你们风风光光回村!”沈元科毅然把自己经营的糕点铺交给沈庭水,再借给2000元当流动资金,还替沈庭水女儿在北京联系好念书的学校。几年下来,沈庭水不仅在北京城创办了两家超市,还买了一大套商品房,贫困户变成了富裕之家。

  几年来,经沈元科直接带到北京开办“农民超市”的乡亲就达140人之多。这些人进京挣了钱后,又回家乡带亲友进京创业。“在老沈的带领下,我不仅自己在北京开了10家超市,还从家乡带出200多个亲友在北京开超市。现在景宁的亲人几乎都来到北京了!”较早随沈元科进京开超市的景宁渤海镇潘昌齐自豪地对记者说。

  就这样,经沈元科间接带进北京开“农民超市”的农民,范围从最早的大都村,逐渐扩展到了全县。

  在沈元科的带领下, 2800多家景宁“农民超市”已经成为北京、天津市的一个强大的“商业军团”,并组织起北京景宁商会。今年3月,商会注册成立了北京世纪家家福连锁超市投资有限公司,600多家“农民超市”率先抱团缔结了商业联盟。景宁“农民超市”开始向“集团军”作战转变,打造国内航母级连锁超市集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带乡亲们“商海”弄潮 本报记者 施龙有 通讯员 潘挺 叶秀华 2007-9-7 48256F32002924A64825734E002A9D1C[A2-施龙有≈A5-叶秀华等二人≈B1-吴雅茗≈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