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联合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近日在京启动,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和珍贵科技基因的“文房四宝”中的极品——湖笔,再次引来各方关注的目光。
制笔人香火难继
自12岁起就在善琏厂当学徒,现已是湖州市湖笔协会会长、善琏湖笔厂厂长的李金才说起湖笔的现状时,颇有几分无奈:制笔技艺世代沿袭,秘不示人。由于口传身授逐渐断了血脉,到现在甚至连好的修笔工都很难找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湖笔工人收入不高,但技艺要求高,就拿他们本厂的制笔工的工资来说,一般每月不超过1000元。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手眼俱到,经年累月制笔工都落下了肩椎病,视力也下降了。而做水盆的工人双手更是长期浸泡在水里。
除了技术,更需要静坐、专注的精神,李金才说,人才的青黄不接,使得湖笔的从业人数每年大约以8%至10%的比率递减。湖笔制作行业中最“年轻”的技师43岁,这可能是文房四宝中最后继乏人的了。
据了解,善琏湖笔厂的“双羊牌”和王一品斋笔庄的“天官牌”是当地的两大知名品牌。善琏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三家大厂,每个厂有300到400多名工人。现在善琏湖笔厂及善琏含山湖笔厂都出现技术人才流失的问题。目前在湖州地区从事湖笔制作的总人数不超过1400人。
5元一支的羊毫笔
为啥能在日本卖到37元
湖笔,顾名思义,就是在湖州出产的毛笔。然而这块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却被不产湖笔的地方盗用,在为他人创造着丰厚的利润。如在西部某城市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毛笔市场,里面遍布着30多家毛笔店面,这些店十有八九都打着湖笔的旗号,而真正经营湖笔的只有两家。
记者在善琏“湖笔文化一条街” 莲花庄路上采访时发现,现在善琏湖笔经销户及厂家近百家,虽然品种有几百个,但销售市场却较为狭窄。据悉,湖笔目前年产量65万支,其中一半供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善琏镇生产的正宗湖笔90%销往苏州,再由苏州厂家进行装饰、品牌包装,打上人家的商标销往日本等国家。
据善琏湖笔行业协会会长杨新林透露:所有江西、苏州等地的毛笔,40%至50%是善琏出产的。我们这里一支精制羊毫笔出去只5元,销到日本市场达37元。一个品牌难创,更难保。发源于善琏的善琏湖笔,为什么会被外地做得如此“热火”?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开放度不够。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湖笔的故乡湖州善琏镇就为上海、苏州等地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贴牌生产,而今善琏本地企业仍没有形成自己的出口渠道。不只是企业,就连整个古镇善琏也没能更多地对自身进行形象推广,使得在古代名声大噪的湖笔故乡善琏镇,到今天却不能广为人所知。
创新——寻求湖笔
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
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湖笔博物馆馆长许阿乔坦言,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层调研,开展度身订制业务等是企业把产品做精的一帖良方。一些书画家已经开始请信得过的厂家订制湖笔。
随着时代的发展,湖笔实用功能有所衰退,但作为礼品,它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变为艺术品后,也决定了湖笔能卖出好价。
记者在王一品斋笔庄看到,如今的毛笔外观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仅笔杆而言就有景泰蓝笔杆、珍珠笔杆、驼骨笔杆等,笔身上刻有山水画、古诗词,包装有透明型的、书本型的……这些新颖的湖笔瞬间就刷新了客商对湖笔的原有印象。而许多当地的个体户商家,还通过网络让这些创新后的湖笔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
就在前两天,通过“阿里巴巴”了解到双鹿湖笔的日本客商慕名而来,他们对鼠毫大笔情有独钟,一下子就订了一大批。通过网络,双鹿湖笔如今已远销至中国港台地区和韩国、瑞士、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网络生意已占到双鹿湖笔厂总销售额的60%。
其实,功能挖掘得越多,市场也开发得越大。只要跳出日用书写的范围看问题,就会发现许多行业都有湖笔的市场:广告、商标、装潢、美容、印花、陶瓷、测绘、工业制板等。全中国、全世界该有多少这样的企业!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市场!
对善琏湖笔一往情深的李金才说:我国目前有2.3亿在校中小学生,假如大力推广毛笔书法课,那所需毛笔的数量就不得了。又如,在湖州的一些高职类院校中开设一个湖笔手工制作班,每年培养一些优秀的制笔工,就能保证这一产业香火不断;此外,还要解决湖笔工艺制作的后备军问题,除了在高职类院校开班以外,政府还应加大力度培养厂内技工,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吸引人才回流。
(本报湖州9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