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惊魂10秒
道口工车轮下勇救幼童
· 进入大学,先学“理财”
· 安徽小伙火场救人不留名
· 看望
“三爷姆”
· 让农民工子女快乐成长
· 109岁寿星
烈日下吃“爱心烧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舟山市定海区城东街道创意实践团队,通过“家长学校”和“结亲大会”——
让农民工子女快乐成长
  本报讯 (实习生 孙湫词 记者 张冬素) 这几天,从湖北来舟山打工的周远宏一直在和念初一的儿子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再去家长学校上上课。“以前只知道跟孩子说好好读书,成绩不好就打他,自从上了家长学校,才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只用打。”周远宏认真地说。

  舟山市城东街道团工委书记施卉说,目前舟山市城东街道有10万常住人口,其中流动人口近3万,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性也大,子女教育以及自身教育问题都比较突出。

  城东街道借助民工子弟学校育才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在老师与流动青少年家长们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沟通的纽带。学校老师着重辅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学校”开课时,有近60位家长听了家长学校的课。从湖北来舟山打工的黄远略在和老师交流了之后感叹:“原来教孩子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如何让农民工孩子更快地与当地社会融合,让他们有个城里的家,成了城东街道创意实践团队一个朴素的愿望。于是,一场“认亲大会”让16个农民工孩子有了城里的家,有了城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们倡导的结对,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帮助,而是一个长久的计划,每个街道干部都有自己结对的孩子。有的还把他们带到了自己家里,作为家庭的一分子,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帮助。”施卉说。

  街道干部徐惠玲在今年6月与12岁的江西女孩子简岚结成了对子,简岚的爸爸在一家塑钢厂工作。“认亲大会”一结束,徐惠玲就带着简岚回自己家。开学了,徐惠玲和丈夫特意上门看望简岚一家,带去了新衣服,还有很多学习用品。简岚说:“舟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在这里,我并不比同龄的女孩子少什么,反倒多了徐妈妈的关心与照顾,我很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让农民工子女快乐成长 2007-9-7 48256F32002924A64825734E002CE234[A4-实习生18≈A1-张冬素≈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