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孙湫词 记者 张冬素) 这几天,从湖北来舟山打工的周远宏一直在和念初一的儿子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再去家长学校上上课。“以前只知道跟孩子说好好读书,成绩不好就打他,自从上了家长学校,才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只用打。”周远宏认真地说。
舟山市城东街道团工委书记施卉说,目前舟山市城东街道有10万常住人口,其中流动人口近3万,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性也大,子女教育以及自身教育问题都比较突出。
城东街道借助民工子弟学校育才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在老师与流动青少年家长们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沟通的纽带。学校老师着重辅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学校”开课时,有近60位家长听了家长学校的课。从湖北来舟山打工的黄远略在和老师交流了之后感叹:“原来教孩子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如何让农民工孩子更快地与当地社会融合,让他们有个城里的家,成了城东街道创意实践团队一个朴素的愿望。于是,一场“认亲大会”让16个农民工孩子有了城里的家,有了城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们倡导的结对,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帮助,而是一个长久的计划,每个街道干部都有自己结对的孩子。有的还把他们带到了自己家里,作为家庭的一分子,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帮助。”施卉说。
街道干部徐惠玲在今年6月与12岁的江西女孩子简岚结成了对子,简岚的爸爸在一家塑钢厂工作。“认亲大会”一结束,徐惠玲就带着简岚回自己家。开学了,徐惠玲和丈夫特意上门看望简岚一家,带去了新衣服,还有很多学习用品。简岚说:“舟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在这里,我并不比同龄的女孩子少什么,反倒多了徐妈妈的关心与照顾,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