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投资视点
3  4  
PDF 版
· 花旗银行“盯”上萧山
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 浙江中小企业投资香港迎来新机遇
· 华能集团捐赠100万支援我省“圣帕”救灾
· 银华富裕主题基金
第三次分红
· “2006年度浙江省小企业信贷服务先进单位”
新鲜出炉
· 风险投资商齐聚杭州寻合作伙伴
· 交银蓝筹展开五天
集中销售
· 工行浦江支行:创新产品业务为小企业排忧解难
· 建行衢州分行:倾心帮扶百家小企业踏上快车道
· 农行平阳支行:尽心为小企业贷款提供方便
· 精心呵护浙江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 银华四只基金
在光大银行上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贷款
精心呵护浙江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我省2007年度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全面展开
  近日,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7年度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通知》,我省2007年度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全面展开。本年度浙江省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计划安排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额度已经确定,以更好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激励下,2006年全省有7万多家小企业获得了贷款支持,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2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小企业月均贷款(按风险补偿口径)达244.75亿元,比年初新增104.23亿元。

  同时,据对我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最新效益统计,7万多家小企业获得贷款后新增销售额超过500亿元,新增利税40多亿元,新增就业近30万人。

  对此,省中小企业局负责人欣喜地说:“我省自2005年7月正式启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后,经过2005年、2006年的实践证明,已取得明显成效。”    

  

  浙江全面推开小企业

  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为切实缓解我省小企业的融资困难,2005年7月下旬,《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出台并实施,先在工行省分行、农行省分行两家银行试点推行。主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200万元以下的微小企业贷款实施风险补偿政策,以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微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至今,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已实施两年。

  据省中小企业局介绍,经过一年的试点,2005年工行省分行、农行省分行在37个市、县(市)共发放小企业贷款(按风险补偿口径)45.5亿元,比上年新增26.3亿元,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6年,浙江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在2005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省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安排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增加到4500万元,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在各地自愿配套的基础上,全省共确定52个市、县(市)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单位,具体确定了262家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作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单位。

  截至2006年底,经审核确认,全省52个市县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月均贷款(按风险补偿口径)为244.75亿元,比年初新增104.23亿元。按照补偿政策,省和市、县(市)两级财政对2006年度小企业新增贷款风险补偿资金5211.29万元。

  同时,结合2006年列入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绩,经各市县考核推荐,由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和省金融办等五部门联合考评,余杭区农村合作银行等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为“2006年度浙江省小企业信贷服务先进单位”,对每家单位适当增加补偿资金。

  两年实践彰显六大成效

  根据2005年、2006年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实践,总体上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推进局面良好,全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小企业的贷款地位明显提高。原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管理十分严格,小企业很难获得授信。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实施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政策上将小企业列为特殊支持对象,适当降低了贷款准入门槛,从而使小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国民待遇”。

  二是适应小企业特点的信贷机制初步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突破了公司贷款的传统管理模式,专门制定了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审查、授信授权等方面的信贷制度,简化信贷管理流程,更好地满足了小企业资金需求规律性差、时效性强的要求。

  三是有效缓解了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实施新机制、新举措,大力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坚持“小企业成长伙伴”的市场定位,2006年该行对微小企业的月均贷款余额达到了99842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8904万元,有效缓解了台州当地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

  四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公共效应。此举开创了“政府补偿银行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先例,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按目前我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确定的0.5%的风险补偿比例计算,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融资放大效应高达200倍,充分显现了公共财政扶持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公共效应。

  此外,一方面,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驱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当地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小企业的要素配置,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创了政府补偿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推进机制,所探索的“浙江经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吸引国内许多省市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浙江担保业发挥重要的

  桥梁作用

  据省中小企业局介绍,两年多来,浙江在全力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进程中,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配合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担保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省2005年、2006年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践情况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有效地架通了银企合作桥梁,推进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省在全面实施“51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提升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为小企业贷款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共同推进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记者 施翼

  通讯员 卢绍基 方刚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投资视点 00012 精心呵护浙江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2007-9-7 48256F32002924A64825734D0036D767[A1-施翼≈B1-施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