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第一代农民工回乡养老样本
· 金土红:
种种田,一年还有四五千
· 徐月星:
发财归来热心公益
· 让第一代
农民工
老有所养
· 何哲明:
儿子想建房,他又操旧业
· 洪 昌:
工伤致残,需扶持
· 楼兴银:
这样的调查早该做
· 楼洪星:
请回去当老师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第一代农民工回乡养老样本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报道组 陈一点
  改革开放已近30年,最早来到城市打工的那批农民工已经五十多岁了,一位在杭州打工多年的民工对记者说,现在其他都很好,就是将来养老,成了最大的“心病”。

  作为上篇,我们在拥有10万建筑大军的建筑之乡东阳,选了两个农民工回乡养老的调查样本。一个是被当地称为建筑之乡的歌山镇林头村,因为这个有着3000多人口的大村庄,有1000多人在全国各个建筑工地上从事着各种工作。另一个是以出能工巧匠著称的和堂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第一代农民工回乡养老样本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报道组 陈一点 2007-9-6 浙江日报000132007-09-06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