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民间宁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 把调查身边的生活习俗作为工作
· “自下而上”的普查模式
· 情感共鸣产生的
民间文化保护原动力
· “民间倾听”,两个月归集30万条线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间倾听”,两个月归集30万条线索
  最开始,一支笔,一个记事本,是普查员葛民曹的全部行头。

  尽管只上过初中一年级,葛民曹搞起普查来却很有一套:逐条分析排列,采用先易后难、先普遍后个别的筛选方法,这可是他10多年来普查经验的总结——在他家里,随处可见“农业普查”的水杯,“人口普查”的纸袋,“地籍普查”的布包,丰富的普查经验为新“工作”带了极大的便利。

  根据湖头村1600多年的历史,葛民曹圈出人生礼仪、家谱族训作为重点。在他看来,村里年轻的劳动力去了大城市闯荡,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礼仪正濒临消亡,而湖头村又是东晋科学家葛洪及子孙居住地,葛洪的家谱族训理应成为重点普查对象。

  尽管号称“百事通”,葛民曹还是有些不放心。他请村老年协会出面,召集60岁以上的村民开了一次座谈会。 会议的主题是,提供“以前有的,现在没有了,或者快消失了的生活习俗、奇闻轶事”。

  会上,葛民曹只字未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心村民理解不了。一个村民忍不住问了一句,“老葛,你到底在普查啥?”

  “你们刚说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要开始保护呢。”

  话音刚落,老葛注意到,村民们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数代靠口口相传的一些老记忆,将形成文字保留下来,这也就意味着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生活。会议的效果出奇得好,老葛一口气写了10多页的笔记,记下200多条线索,每条线索,他都确定了一个调查对象。

  但开始上门普查了,老葛才发现自己的“装备”远远不够。其他普查,一支烂笔头就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却不行,比如方言故事,用笔记录不够,还得有录音;比如农耕器具,得带上公尺测量长宽高。

  “地籍普查”的布包派上了用场。录音机、普查表、公尺、记事本等等一股脑儿全扔里面。录音机放在胸前口袋里,怕村民讲述时对记录有心理障碍。看到古旧的东西,老葛掏出公尺先量上一番,再请教。临走前,还不忘叮嘱一句:“收好啦,这些都是遗产。”

  一个月的调查,老葛报了104个项目。而在全市,4368名民间普查员,两个月完成了20万张调查表,搜集上报近30万条线索。此次收集的线索,是宁波市有史以来数量最为庞大的一次。

  宁海县文广局文化科张建国在进行登记时,特意翻出上次全县花3年时间做的民间文化普查记录,“6个普查员,上报43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民间倾听”,两个月归集30万条线索 2007-9-6 浙江日报000102007-09-06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