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贫困农户按需选择结对干部
· 两千八百名新温州人首次领到助学金
· 百名贫困生
分享助学金
· 厂走人走,污染也要走
· 宁海民企兴起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热
· 用字说话,不能随心所欲
· 浙师大成立全国
高校首家非洲研究院
· 消协应该“硬”起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市语言环境整体较好,但部分广告招牌、洋品牌专柜和一些公共场所仍然存在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现象——
用字说话,不能随心所欲
见习记者 朱馨 本报记者 毛传来 实习生 孙湫词
  省语委去年对全省9个城市主要街道的语言环境调查显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不规范用字较多。记者日前对杭州几条街道的小店、公共服务行业进行了一番走访后发现,社会用字用语总体情况较好,但种种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出现。

  繁体、谐音字现身招牌

  在杭州市区武林路、曙光路等街道,名称用字不规范的小店超过了三成,问题主要集中在篡改成语、滥用繁体字等方面,如一家专门出售水晶饰品的店铺名叫做“晶生晶世”。

  繁体字招牌也为数不少。在凤起路和延安路交叉口的连锁眼镜店“宝岛眼镜”大门上方的招牌上,4个繁体字赫然在目。专家指出,繁体字不是不能使用,招牌中的“宝岛”经过注册加注商标标识就可以使用,但是“眼镜”不能跟着“变身”繁体。

  单独使用外文让人看不懂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一些店铺和商品随意使用外文,让人平添疑惑,如“T-seven”、“She liker”等。在杭州各大商场出售洋品牌的专柜,记者看见柜台的上方直接挂出品牌的英文字母,边上并没有配上规范汉字,一些国际品牌专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位顾客埋怨道:“不知道怎么念,要看说明书才知道中文名。”

  对此,杭州市语委办主任吴作为说,汉语是我们的通用语言,如果需要使用外文则应该配合中文,不能单独使用。

  有些场合说方言不太合适

  一些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不按规定说普通话的现象也不少。

  在杭州某医院,记者发现有的医生直接和病人用方言对话。记者曾在乘坐42路公交车时,遇到车上的报站器坏了,于是司机就用杭州话报站名,结果一位外地乘客因为没有听清楚站名错过了两站。

  另据一些市民反映,上门抄煤气的工作人员、超市导购员也常常是满口方言。记者在一家超市的保健品、电器柜台以消费者身份选购商品的时候,导购员前来介绍产品,开口就是杭州话。

  “说话也要有讲究,什么场合该用普通话、什么场合可以用方言的,人们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吴作为说。

  (本报杭州9月2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用字说话,不能随心所欲 见习记者 朱馨 本报记者 毛传来 实习生 孙湫词 2007-9-3 48256F32002924A64825734A0044FA3D[A1-朱馨≈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