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姚旋风”为何席卷太湖源
· “篮球英雄”折射出的农村文化追求
· “姚明旋风”带来的新风尚
· 被一句话改变的太湖源“旅游哲学”
· 一只篮球改变了一名17岁小伙的生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姚明旋风”带来的新风尚
  现在,游客只要走到太湖源风景区门楼下面,就能看到一张姚明和叶莉的照片挂在入口处。这张由当地村民拍摄的照片,被景区放大到60×90cm左右大小,悬挂在这里。

  照片上的姚明夫妇,穿着休闲运动装,沿着景区内“源”字石旁边的台阶走下来。这张照片曾经在多家媒体上刊登过,因其最容易证明姚明与太湖源的关系,故被景区特别重视。

  景区内的“云碧潭”,是姚明夫妇拍摄婚纱照的主要景点之一。旁边有个卖纪念品的小木屋,当时被用作更衣室。

  那天,景区工作人员把管理小木屋的张茜阿姨喊来,请她帮忙打开房门。

  但由于两人个子太高,一进小木屋,就不得不弯下腰来。见此情景,张茜赶快拿了两条凳子过来,让他们坐着换。

  在拍摄的时候,张茜见叶莉大包小包不太方便,想替他们拿着,也被叶莉客气地回绝,这成为她与姚明夫妇有过亲密接触的兴奋记忆。

  “电视上看到姚明,那么老成,以为年纪应该有30多岁吧。来了之后,感觉根本就像个孩子嘛,很可爱,很阳光。”张茜说。

  姚明的到来,改变了张茜阿姨的“英雄观念”——“原来姚明是这么一个孩子。以前想到明星啊英雄啊,就像天边的云彩,又远又神秘。在跟前一看,原来他和我们一样,就是个子高嘛。”

  姚明走后,太湖源景区的接待量猛增,张茜的小卖部自然也成了“景点”之一。有人在小木屋门口挂上了“巨人姚明在此拍摄婚纱照”的牌子,窗口下面立了一块板画,正是姚明夫妇在这个景点准备拍摄时的情景。

  甚至,张茜从此多了一份活计:解说姚明当天的一举一动。

  游客一看到这个招牌,就要向张茜打听姚明拍婚纱照时的细枝末节:“姚明在哪个景点拍的?他们一共换了几套衣服?”

  景区于是干脆安排张茜向这些好奇的游客解释,同时在小卖部里放了3张当时工作人员拍下的照片,以方便她介绍。

  “景区里一共就留下4张照片,一张放大后挂在入口处,其他三张就放在小卖部里。”张茜说。

  但张茜说,她并没有利用这些照片给自己招徕生意的想法,只是觉得大家都喜欢姚明,所以把姚明的照片放在这里,她自己看,也让游客看,不卖,也不收费。

  华抗美说:“我们不会用姚明的照片做招牌,他们能来就已经足够了。当时本来要在他们拍婚纱照的地方挂张照片,后来还是取下来了,只是在旁边写了‘姚明拍摄处’。这些照片,我们会合理合法地利用。”

  之所以景区不拿姚明的照片作广告宣传或者做成纪念品出售,华抗美认为这是有法律规定的。“姚明在篮球上签个字都有那么多法律问题,我们就不敢乱拿人家的照片做事情。”

  “何况,不管姚明是来做什么的,有没有参加公开活动,只要他来过了,这就行了。姚明走了之后,不用做广告,一到周末,我们就要到路上去拦车,告诉游客已经没法接待了,请他们到别的景区去玩。”华抗美说。

  对于请姚明给景区做广告,华抗美说,以景区的实力,以前不敢想,现在也不敢想。2003年10月,仅姚明与锐步签的代言合同,每年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以此估算,以景区每年200多万元的广告预算,请姚明做广告,想都不能想。“姚明的此次到访,对景区以及整个白沙村来说都是天上掉元宝的大喜事。”

  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麻侃说,白沙村的村民很聪明,要获得姚明肖像的商业使用权,以他们的实力,几乎不可能。但他们不从商业角度直接开发姚明,而是利用姚明的名气,间接为白沙村造势。毕竟姚明是一个公众人物,他在公开场合的照片,只要不直接用于商业目的,就是一个聪明的法律选择。

  “姚明不是一个传统的英雄,但是,姚明来了之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我认为,这主要是姚明的经历契合了当代人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那是一种青春阳光、健康向上的新观念。”华抗美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姚明旋风”带来的新风尚 2007-8-31 浙江日报000102007-08-31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