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一个卖肉师傅的“割肉”逻辑
· 促销还是慈善引疑问
· 逻辑
与境界
· 小伙子只买一元钱的肉
· 索性好事做到底
· 个人力量动动肉价
· 谁说慈善是富人的专利
· 肉价涨卖肉的也叫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肉价涨卖肉的也叫苦
  这位摊主是36岁的李玉保,记者找到他的时候,刚好12点,他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空。

  李玉保长得很结实,一张四方脸,让人感到很憨厚。他说自从和女友一起从老家山东枣庄来到杭州打工,就是从摆摊卖猪肉起步的。到现在,他已经在杭州卖了刚好整整10年的肉。

  猪肉涨价,卖肉的大赚?李玉保向记者倒了自己的苦衷。肉价上去了,反而赚不到钱,因为买的人少了,量上不去,每天在亏钱。

  去年这个时候,他们每天要卖650公斤肉,但现在最多只能卖300多公斤,一天的毛利700元不到。除去淋巴肉、碎肉等损耗、摊位费、工商管理费、5个人每天的工资250元、中午每人一个盒饭,剩下的钱,还不够从丰潭路上的市场到良渚镇家里的路费。一天起早贪黑的辛苦也算白忙乎了。

  每天凌晨1点半,李玉保就要起来,开小货车到莫干山路与104国道交界的小羊坝肉联厂。虽然现在天热,厂里杀猪也比以往迟了,但李玉保每天早早在那里等,怕好肉给别的经营户给挑走了。肉的品质很关键,只有货比别人好,价格又比别人便宜,才可能有生意。李玉保在肉联厂常常一挑就是2个小时。

  等李玉保把新鲜的猪肉拉到市场里,这时,他从老家叫来帮忙的三个亲戚也来了,四个人一起对五六头猪的10多片白条肉进行加工,分解后,有20多个品种,这些活大约要在早晨4点左右干完,一些单位食堂要在6点前送过去。

  除了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间有休息,他们一直要到晚上7点才能卖完,回到家一般都要在8点。累了一天,一算账,妻子总是皱起眉头。今年上半年,他们就亏了8000多元。

  亏得最大的一块,是给单位外送的业务。因为肉价是每个月一定的,不能像菜市场里一样,根据进价一天一个价。往往上个月单位刚给上调了每斤5毛的价格,不到半个月进价就远远高出了,剩下的半个月,只能自己往里贴钱。这些稳定的客户,是自己送了10年肉才有的结果,不能因为自己的价格高于别人而失去他们,没办法,只能不断地往里贴。

  所以,李玉保把生意的希望都压在摊位上了,只要质量好,价格低一点,量能卖起来,就不会亏到哪里去。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肉价涨卖肉的也叫苦 2007-8-30 浙江日报000132007-08-30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