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中有一个“大猫岛”,从2001年起,随着舟山“大岛建、小岛迁”工程的实施,岛上的1000多名年轻人全部迁离了,只留下了400多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大猫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岛”。
就在人们纷纷外迁的时候,一位做梦都想离开小岛的医生却出人意料留了下来,一呆就是6年,他就是定海区大猫岛驻岛医生李光橹。
8月底,李光橹被评为“舟山市十佳社区医生”。
当同事一个个离开的时候,李光橹留了下来
李光橹其实早就想离开大猫岛。
“我从小就生活在小岛上,对小岛有着特殊的感情。然而正因为一直生活在海岛,所以对海岛生活的不方便有着切身的感受。往往台风一来,整整半个月都出不了岛,吃的用的都成问题,所以我一直想离开这里。”李光橹说。
1996年,41岁的李光橹在舟山本岛定海区买了两套房子,一套68平方米,一套86平方米,准备给自己和儿子居住。
2001年,大猫岛卫生院被取消,担任了多年卫生院院长职务的李光橹提出:希望到舟山本岛去工作。区卫生局同意了他的请求,只是希望他在临走前,带好一名医生,能给岛上的老人看病。李光橹答应了。
这一带,却将他自己牢牢地“钉”在了大猫岛上。
第一位和李光橹搭挡的医生仅仅工作了半年,就闹着回到了城里。此后,卫生局又陆续派了几名年轻医生到大猫岛,一位工作了大半年,另一位只呆了三个月。
李光橹不得不一次次延期,到后来,干脆没有一个医生再上岛来了。
李光橹内心陷入了挣扎之中:如果自己走了,岛上的400多位老人谁来管?如果不走,何时才能熬到头?
直到有一天,岛上居民的一席话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阿橹医生,你千万不能走,你一走,我们生病找谁去?没有一个年轻医生会像你这样来帮我们!”
李光橹留了下来。
除了寂寞,更担心老人们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大猫岛的生活非常艰难。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岛上留下来的全是老人,住得又非常分散,几乎没人串门。每晚七时左右,全岛就陷入一片寂静中,除了几声蛙鸣和鸟叫,几乎听不到一丝声音,老人们都睡着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光橹感到了“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
然而,他最担心的还是老人们的健康。岛上留守的400多位老人中, 80岁以上的就占了一半,全岛有40多个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人、6个精神病人,还有几名心脏病人,他们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
一天深夜,李光橹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惊醒——原来,在离原大猫岛卫生院很远的外沙碗村,一位姓周的村民胆囊炎发作,痛得在地上打滚。李光橹马上背起出诊箱,打着手电筒,整整走了五六公里山路才到病人家中,为病人检查完、打完针后,已是次日凌晨3时,他只好在病人家里打个盹,天亮了再背起保健箱走村串户。当他回到自己家中,已是下午4时。
“他非常关心岛上的老人们,给他们看病,能省就省,从来不开贵的药。去年一年,他总共给岛上的老人们开了3000多个处方,但总收入还不到2万元钱,每个老人每次看病的费用只有6元多,最低的只有6分钱。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定海区卫生局的一位负责人说道。
60岁以后的愿望:和家人住在一起
大猫岛的生活,给李光橹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妻子不在身边,生活没人照顾,李光橹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很多时候他巡诊回来,都以方便面果腹,去年,李光橹在一次头晕后自己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血压,他自己都不知道何时成了一名高血压患者。
在岛上因为交流很少,李光橹也越来越沉默。
8月28日,我们来到大猫岛,李光橹正好巡诊回来,坐在昔日大猫岛乡政府的旧办公楼门前,李光橹只是憨厚地笑笑,并不多说话。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退休后能和家人住在一起。”
离退休,李光橹至少还有8年。记者问他这8年是否都会在这岛上,他笑了笑,说:“现在看来是这样了。”
和我们告别后,李光橹背起了药箱,又向远处的沙岙里走去。
我们真诚地希望,有年轻的医生来接过李光橹的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