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瑞士全民崇尚
“劳动光荣”
· 被收养女童洪水中救恩人
· 身高1.1米学生圆了大学梦
· 8岁女孩从三亚跑到北京
· 9岁男童成香港最年轻大学生
· 保安给我上了一堂课
· 踩三轮车的母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保安给我上了一堂课
■沈宇翔
  上午,保安谭景伟发来短信,他刚刚把自己最新出版的《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这本书邮寄给我了。这位保安总是一再让我惊讶。

  这本书的名字,和我三个多月前采访这位保安的一篇稿件的名字一模一样。当我采访他的时候,也有人提醒我,他是否有成形的文稿可以出书?当时的我坚决地摇摇头,“只是一个普通人对经典的粗泛认识,谈不上精彩,更谈不上什么学术价值。”结果,现在人家的书闪亮登场了,据说卖得还不错。

  在谭景伟身上,我的判断一再发生错误。当谭景伟登上北大讲坛,作了关于《论语》心得的演讲之后,他曾经忧虑地告诉我,自己可能没法在眼下的保安公司呆下去了,因为领导不支持他做论语心得之类和工作不相关的事情。“你还是安心做自己的主职工作,千万别因为这些事情丢了饭碗。”当时的我那样劝他。

  我想,天底下估计没有一个保安会为了一个“百年兴儒”这么个常人看来又大又空的想法,丢了自己安身立命的饭碗,即使在北大这个承载了“民主科学”神圣使命的精神家园里,如今也鲜有人会承认自己需要肩负这样的使命。而谭景伟说,他要做人生永远执著进取的战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终生。

  在当时的我看来,谭景伟简直就是塞万提斯笔下手持长矛要战风车的唐吉柯德,没有学历背景,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经济实力,连安身立命的饭碗都丢了,怎么可能实现“百年兴儒”的宏大愿景?再者,在这个物欲滋长的功利环境中,有什么人会去听你一个保安讲《论语》?这能换钱吗?这能成功吗?

  在谭景伟身边,类似我这样的劝说肯定不少,他的妻子、家人,甚至他自己都有犹豫的时候。安安分分做事,养家糊口好好过日子,这是绝大多数人能给谭景伟的建议,也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谭景伟并没有这样做。没几天,他还是把干了10年的保安工作辞掉了,开始全心全意做起有关《论语》心得的梦想。

  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本名为《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的书籍出版了。出版社的编辑说,这本书的卖点就在于——一个保安能钻研5年写出《论语》心得,那千千万万个打工者也应该有信心作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在签售现场,有不少读者表示,读这本书就是想了解一下普通劳动者解读经典的视角,就是感动于谭景伟的钻研精神,可以用来自我勉励或教育子女。而在出版社组织的作者见面会上,生活仍很拮据的谭景伟,把自己写书所得的版税全部捐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美育专项基金”。

  前几天,谭景伟很高兴地跟我说,他要回到原来的保安公司上班了,因为公司邀请他出任保安的职业培训工作,他自己读《论语》最大的心得是孔子强调的责任心和博爱心,他就能在保安员工培训上实现自己的想法了。

  电话里,谭景伟依旧热情地称我为“沈老师”,此时的我有些惭愧。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其中的道理我到此刻方才领悟。说实话,一直以来,这位保安在我眼里仅仅是一个社会小人物,我对他的采访和关心,更多的出于旁观者的心态,对他坚持的所谓梦想,更多地觉得不切实际。一直以来都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社会适合于生长财富、生长各种成功人物,在这里生存的人们也大都很自觉地把和财富、成功无关的梦想搁置在一旁。但是眼前的这位保安却告诉我另一个真实——这依旧是个适合做梦的年代,只要你敢想并且敢做。我想,这与其说对千千万万的打工者是个莫大的激励,不如说,对那些在社会中已经找到位置、习惯于现实生存的人们,更具启发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保安给我上了一堂课 ■沈宇翔 2007-8-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4500073922[A1-沈宇翔≈B1-沈宇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