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浙江楼市
3  4  
PDF 版
· 杭州本土房企掀起合作潮
· “杭州绕城公路板块”
浮出水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面对地产大鳄纷纷入杭
杭州本土房企掀起合作潮
  面对地产大鳄纷纷入杭

  杭州本土房企掀起合作潮

  李永生

  地产企业纷纷选择合作

  自从万科收购南都进而九堡购地试水杭州之后,外来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效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杭州楼市由本土企业一统天下演变为神州大鳄逐鹿杭州,迅速呈群雄并起之势。有关"大鳄入杭" 最近的消息是金地和中天合作开发三墩项目,曲线入杭。与其它外来大型房企不同的是,金地没有选择直接在杭州购地,而是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

  在杭州,有关房地产企业合作最近的新闻是本月初广宇集团和华立地产集团合资成立南泉公司,之前传出华立地产欲嫁宋都集团,广宇成为最终的新郎让人颇觉意外。如果把时间拉长到近一年多时间,我们可以发现,有关地产开发企业合作的新闻不断。先是去年6月份绿城联姻西子,之后是杭州地产界的老大绿城和老二滨江联合拿下杭汽发地块,之后万科携手坤合西溪地块,再就是今年5月份绿城联手葛洲坝集团豪夺钱江新城绝版江景地块。

  除了这些非常公开的合作之外,还有一些地块和项目,表面上是某家公司在开发运作,背后却有着合作公司的影子。据传,北京金隅下沙拿地的背后就有本地某老牌房企"撑腰";而滨江房产位于钱江新城的项目阳光海岸也有一位本地合作者,华元房产在下沙的楼盘伊萨卡的背后是某政府背景的开发公司;还有,滨江一桥逸天广场边上有一块地,也是北京来的天鸿集团和本土企业东冠集团合作开发。

  竞争催生合作

  为什么短期内会出现这么多地产企业合作的现象,赞成房产副总经理沈飚认为,这是地产行业越来越难做所致。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合作的需求和可能性越来越多,是竞争本身催生了合作。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因为土地门槛越来越高,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拿地问题。拿不到地,企业就只好关门。所以,这些企业如果有志于在地产行业做下去,甚至想做强做大,往往只有不惜代价拿地。但高价拿地往往又意味着更高的经营风险,对企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如此,最好的应对和抵御风险的方式莫过于"傍大款",找一家大型优质企业进行合作。中天和金地合作应该属于此类。当初中天以近78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三墩地块,让业界大跌眼镜,质疑之声不绝,更一度传出中天欲退地的消息。之后,出现金地合作中天曲线入杭的消息,虽然有点意外,但似乎又是顺理成章。

  对于大型企业来讲,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往往有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但地产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和其它行业,很难通过收购兼并迅速扩大规模。而通过公开拿地的方式不但代价过高,而且容易遭遇资金链风险,顺驰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大型房企要求快速跨越式发展,往往会遭遇土地和资金双重资源的瓶颈。这时,通过和中小企业合作,通过贴牌的形式以极低的代价取得项目开发和利益分享权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万科和绿城最近两三年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此。此外,地产是一个区域性非常强的行业,大型房企欲进入某个城市和区域,往往愿意找一家本土企业合作,以推进本土化。

  而对于中型并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来讲,一方面面临着大型企业的优势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还必须担心小型企业追赶的压力,稍有不慎,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对于这类企业来讲,既有找大型企业合作"傍大款"的动力,更有抱团同类企业和小型企业抗衡大型企业的动力。

  此外,对于某些企业来讲,因为种种原因,想淡出地产行业,但又不想立即撒手,往往会找一家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合作,继续在地产行业分一杯羹。沈飚分析,华立地产联姻广宇集团,即是此类。包括西子房产和绿城集团合作,沈飚也认为,主要是地产并非西子集团主业,又做的很累,所以索性找绿城合作。

  杭州楼市进入竞合时代

  某地产资深人士分析,杭州楼市近一年多时间屡屡出现地产企业合作事件,本身有着深刻的市场基础。一方面,随着外来大型企业的不断进入,地产行业群雄并起,杭州楼市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时代,竞争本身会催生合作。另一方面,经过近几年宏观调控的洗礼,杭州本土也涌现出一批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实力派房企,但这些企业还没有到足够强大的程度,本身面临着或惊险一跃进入一线企业或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的两种可能。而往往是这类企业最有合作的需求和动力。

  此外,地产行业现在普遍面临国家更严厉调控的风险,行业波动和洗牌或将出现,地产企业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地产思想家"冯仑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剩者为王。他主张企业要研究如何"做死",然后才能在不死中活得更久,而当别人都死掉了,你却没死剩下来,你就是第一了。未雨绸缪,在市场好的时候要考虑市场坏的景况,如此才能在行业波动中幸存下来,伟大的企业历来都是在不断的生与死的博弈中强壮起来的。

  对于地产企业来讲,假如真的面对一时的市场冬天,抱团取暖应该不失为最佳的办法之一。而在一个良性的市场中,地产企业不但要研究如何"竞争",更应该研究如何"合作",在"竞合"中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如此,则是行业和企业自身之幸。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楼市 00018 杭州本土房企掀起合作潮 2007-8-30 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03;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20;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21;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15;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22;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16;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23;浙江楼市000182007-08-3000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