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浙报网友会”
一周网友妙语
· 结婚,我们租房
· 做妈妈的
你肯让女儿租房出嫁吗?
· 黄土高坡上对话同龄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作为男人很内疚

  男主人公:俞志远

  29岁,大学专科 某电脑公司项目负责人。

  电话里传过来的声音有点欲言又止,被问急了,就干脆沉默不语。“让自己的女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不是我不想谈这个话题,这对男人来说,实在是面子上过不去的坎。”

  傅晓薇是我老乡,同样从小县城来大城市打拼。相同的境遇和感情的渴望让我们走在了一起。

  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我们在弄堂里租了间阁楼当作婚房,月租1000元。这个小家庭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立的,妻子的父母非常反对,我母亲也是极力让我回家相亲,再加上房子离妻子的公司非常远,每天光花在路上的时间都要四五个小时,每天我看到妻子下班回家那张疲倦的脸,真是觉得亏待了她。我只能拼命赚钱,将来能让她过上好日子,除此之外,我还非常积极地找离市区更近的房子搬家。

  带着日渐增多的家当,我们搬了两次家,目前租住在市中心的民宅里,交通便利了很多,生活条件也相对好了。晓薇转行和朋友做起了服装生意,我也开始独立承接电脑工程,存折上的数目是月月在涨,可还是远远比不上飙升的房价。

  有情房子才会变成家

  女主人公:傅晓薇

  28岁 中专 自己开店

  非常爱笑的女子,声音温柔又透着坚定,当问及可否电话采访时,她一再坚持要用QQ交流:“我怕自己一激动话就说不清,大家似乎对‘租房结婚’有偏见,我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婚姻的质量与你生活在租来或是买来的房子里并没有关系。”

  我的老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对你的好都表现在行动上,这年头这类型的男孩子不多了,就算他没车没房子,我也心甘情愿地跟定他了。

  说实话,提起结婚那会儿,我心里真的没有底,还有位阿姨专程从家里坐车来告诉我,婚姻和谈恋爱不一样,谈恋爱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可千万不能和没房子的男朋友领证结婚。那是我一向敬重的长辈,搞得我好矛盾。

  我们当时都是住公司宿舍,租房子住总比没房子住好,于是两人一合计,为什么不租房结婚?我就用不可置疑地坚决说服了我父母,两人在出租房里结了婚。到现在我们也是租房,房子比人家买的房子宽敞多了,而且离我们上班的地方又近,9点上班8点半再起,溜达着就到了。而买房呢?市中心的房子最烂的也要一万二以上,以我们的条件首付都不够。如果买郊区的房子,每天早起不说,可能还要再划出额外的大笔花销,为什么要因为买房而把自己搞得很累,一辈子都为开发商打工呢?

  我心疼我老公,我不想让他背上这么大的包袱。男人在这个社会上已经够苦的了,真的太累了,我还有什么理由再给他加重背包呢!我只想让我们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过好每一天,有钱就多花点,没钱就少花点,有钱租好房子,没钱租地下室,没什么大不了,最主要一点是我爱的是我的男人,又不是他买的房子。

  住在出租房的缺点嘛,我总结半天,应该也就是室内装修了吧。一开始总觉得房是人家的,不想好好折腾,甚至连收拾都懒得收拾。但后来慢慢调整自己的心理,虽然别人的房子咱不能大装修,但是可以软装修啊。我买了纱帘、竹帘,与之相配的窗幔床帏。买来了很有情调的碗盘,用来装盛我和老公亲手做的但并不特别好吃的晚饭。我们会享受烛光,或者在阳台上看一整晚星星……老公每次下班回家可能都会吓一跳——屋子里的色彩和风格又都变了,他总说觉得进错屋门了,呵呵。

  

  不听话的女儿吃苦了

  女主人公的母亲:杨爱玉

  56岁 退休工人

  把儿女当作生命全部的传统母亲,每天除了家务就是担心着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不好,提起自己的女婿,她一直用“那个男的”来称呼。“房子是一定要的,现在他们连自己的窝也是别人的,真是让人操心。”

  我家小薇什么都好,就是天生一副牛脾气,从小到大没让我少操心。这回她在大城市里认识了个人,还不到半年就说要结婚,连个心理准备期都不给我们。

  要说条件好,也就算了,可那个男的也混得不好,连个最基本的房子都买不起。不是我们嫌贫爱富,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谁都想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有个好归宿。她现在又不在我们身边,和那个男的住在出租房里,每个月拿那么点工资,打电话过来倒是说得很好,可谁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啊。

  那天,她说要回家和我们商量大事,我和老伴猜着就是那丫头有对象了,她年纪也不小了。可结果呢,找了这么个男的,长得平凡、工作普通、没钱、家庭条件一般,真不知道那丫头到底看上他什么了。如果他真心对小薇好,那我们也算了,可他连最起码的婚房也要靠租,那房子我看过,鸽子笼似的,根本不能住人。

  刚开始,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可那丫头根本不理会我们老人的意见,铁了心非他不嫁。他们人在外地,自己领了结婚证,我们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过现在听说搬到市中心了,隔壁李老头的儿子刚从那边回来,说我女儿过得不错,我和老伴心里也安慰些,做父母的只要儿女生活幸福,也就放心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00014 2007-8-30 浙江日报000142007-08-3000029 2